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汪建华:5月钢铁市场波动加剧

汪建华:5月钢铁市场波动加剧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回顾4月钢铁市场,截止25日,钢价走出震荡下跌的态势,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下跌59个点,螺纹和线材价格分别下跌26和20个点,热轧和冷轧价格分别下跌82和244个点,中厚板价格上涨10个点,62%铁矿CFR价格下跌4美元,废钢价格下跌53个点,焦炭综合价格上涨40个点,预计月底几天钢材会有些反弹,基本符合预期。展望5月钢铁市场,随着政策的变化,钢铁市场波动加剧,分化加大,部分受加征关税直接影响小的钢材品种(如螺纹、线材等)适度反弹是比较确定的。

4月钢铁市场走出以跌为主的运行态势,上中旬期间虽有反弹,也只是昙花一现,正如在上月底预判中特别指出,要真正反弹,须具备三个特征之一,但直到下旬后期才有可能出现。5月钢铁市场行情,也或如笔者在4月23日内部月报定调讨论中提到,主要是围绕政策及其影响展开,波动大概率将会加剧。

首要的政策影响是钢铁行业控产政策,阶段性利多钢价,利空原燃料价格。年两会提到钢铁行业要继续控产,市场将信将疑,有一些人是满怀期望,但在等待政策出台的过程中也备受煎熬,更不乏有人“伤痕累累”,能坚持怀揣期望到如今的也或是寥寥无几。笔者上周还与一些领导交流,认为政策早些确定并出台实施,有利于给企业留下更科学合理的操作空间,更有利于市场稳中有进的运行,特别是有利于企业在应对外部关税压力下高质量发展。笔者更是指出,今年的钢铁行业控产,具有“定海神针”的重要作用,我们难以改变需求,但我们可以结合需求调节供给。就在4月政治局会议结束之际,控产政策落定,或将开启了今年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从总量上看,笔者推估今年钢材的直接出口和间接出口要减3000~4000万吨,留在国内的需求减500~1000万吨,考虑高质量发展下的资源有效配置,控产5000万吨左右是合理可行的,再说后期还可以灵活调整。

从节奏上看,一季度粗钢产量同比增了200多万吨,而4月按照钢联日均铁水同比增15万吨,简单推估4月粗钢同比增450万吨左右,1-4月粗钢同比增650万吨,那就意味着接下来的5-12月产量同比要降5650万吨左右,相当于月均要减700多万吨。5、6月份,既不是一年需求最好的时候,也不是最差的时候,所以匹配合理的月均值左右的减量,也是比较合理的。不过,大多数钢厂的排产计划,到目前为止可能没有明显的控产计划,即使月底前后接获通知开始控产,5月日均产量环比能减10万吨左右,可能就很好了。

从需求观察,一些大企业都会在4月开始接5月订单,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看,有一些领域的需求有一些回落,但整体还没有出现大幅回落的表现(一些国家有3个月的关税缓冲期,会激发部分的抢出口需求),截至4月25日,中国集装箱进出口运价指数相对平稳(4月25日当周出口指数1122.4,进口指数689.73,沿海散货运价1067.83,美西航线823.14,另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4月14日 - 4月20日,监测港口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6149.2万吨,环比增长7.1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629.7万标箱,环比增长6.01%)。当然,5月接单还是有个过程,尤其是5月中下旬的需求情况还有待观察。根据有关研究规律,一般关税变化,一个月后开始一些软指标出现影响,结合近期一系列关税政策的变化,推估5月国内外需求减量300万吨左右(考虑到5月环比4月多1天)。

结合上述的简单推演,整体上看,5月钢材供需可能基本平衡,只是结构上有分化。

从品种结构上观察,如同上述分析的钢厂5月开启控产,由于建筑材直接和间接出口受关税影响小,而政策对冲外部风险有利于建材消费,5月螺纹、线材等建筑用钢有望继续去库,但冷轧、热轧等制造业用钢材库存面临由降转增的压力,除非钢厂积极落实控产政策超预期。目前生产建筑材的主要是民营企业,控产的空间虽有,但可能相对有限,而板材,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国有企业越来越重视合规性,所以应该会积极落实控产但难超预期,也因此像热轧,这个最大的钢材品种的产量受到影响应该也是不小的,其它工业材库存也不排除先去库再增库。

其次的政策影响是宏观对冲外部压力的系列利好政策出台,也是利多钢价。从刚刚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通稿看,提到国际经贸用了“斗争”两个字,既然如此,那一定是要为“斗争”做各种准备,首先是对资本市场提出“持续稳定”和“活跃”的更高要求;其次要求根据形势变化,及时推出增量储备政策,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包括但不限于适时降准降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等等;再有,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强调从“防风险”到“调结构”,包括加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有力有序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特别是,强调地方政府一揽子化债政策和解决企业欠账问题,这既是进一步防风险,又是非常重要的扩大经营、提振消费的重要举措。从通稿中提到“要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看,4月底、5月初就应该有一些利好政策会出台。这势必会带来市场情绪的适度修复,利多钢价。

再有就是关税幅度和覆盖的品类变化,虽说不上有什么利好,但也不至于利空升级。对于这一点,我觉得大家还是要有“他横任他横,清风拂山岗”的心态,全力做好自己的事,有困难就一个个解决困难,不要被他国带着情绪和节奏。

但无论如何,中美目前的高关税,在一些领域形成了硬脱钩,5月与关税相关的商品的压力会逐步显现,进而传导到相关领域。从这个角度看,钢铁估值的提升,仍有压力。尤其是铁矿石,在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当下的估值依然偏高,还有继续下行的空间。

笔者在上周的山西会议上讲到,今年钢价既不是以交易宏观为主的表现,又不是以交易基本面为主的表现,更不是以交易现实为主的表现,主要在交易宏观叙事的预期,从钢价的表现看,给出的估值是明显偏低的,是存在一定的价值回归诉求的。

如果简单总结,不难发现钢价低估的原因,首先是关税战下的悲观预期浓厚情绪挥之不去,一些机构逢高就卖出保值,现货随行就市,维持流动性;其次是,一些钢厂不只是喜欢生产大量的钢材,也是个情绪的制造者,尤其是今年,是悲观情绪的渲染者,不但表现在一有利润就积极扩大生产,还表现在一有销售压力就逢高套保,更有的是无论何时都执行严格的低库存的考核策略,库存一超过考核标准就不顾整个市场的低库存而低价销售,就不说在全国库存很低的情况下到处说需求不好等悲观言论;再有,就是我过去一直讲的在过去一段时间普遍交易了其它的所谓各种“公知”,比如市场缺少流动性,市场需求不好,等等,实际上前4月的需求同比不降反增,实际消费比表观更好。所以,我们虽然守住了一些价值,但还是失去了部分与基本面匹配的回报。

无论如何,5月随着一系列的政策变化,情绪修复带来的钢材价格估值的提升,至少是阶段性的必然表现。最能提振情绪修复和钢材估值提升的是钢材基本面的进一步向好变化。在控产政策落定、企业开始实施之后,历史同期极低的库销比数据(4月库存降了204万吨,库销比可能从3月的33.3%回落到4月的30%以下,仍处于历史同期最低),5月还会进一步的好转,观察历史上库销比极低的价格表现,一般都会反弹,在宏观叠加产业情绪修复的加持,钢材价格估值的提升是大概率事情。而从中美的情况看,关税战密切相关的一个是关税的幅度,另一个是涉及关税战覆盖的品类,5月既不会提高,也不会新增什么品类关税,而一旦关税幅度下降或品类减少,必然会有情绪修复性带动钢价的反弹。

那么如何看估值的合理性?考虑到原燃料供大于求的事实年内难以改变,在行政性限产和自律性限产结合(5000万吨减量)的背景下,从历史的一般规律看,给个吨钢200~400的利润也很正常(均值吨钢利润300),也就是低的时候,200~300的吨钢利润,高的时候,300~400的吨钢利润,是钢厂心安理得的收益,也是市场应该给出的回报。

从概率论的角度看,历史上钢价极少出现连跌7月或以上(本轮从去年10月起已连跌7个月),从这个角度而言,5月敢于在基本面处于历史相对最好的时候继续做空的动能也或许会有所收敛。

综上分析,5月钢铁市场,在交易完一系列的悲观叙事之后,人们可能会冷静下来,面对可能接踵而来的缓解外部压力的产业和宏观利好政策,悲观情绪的适度修复或是不可阻挡的,钢价的阶段性震荡反弹也是不会缺席的,品种和幅度的波动,大概率会分化加剧。

操作上,钢厂要积极表态并具体落实政策性控产要求,灵活在盘面逢低补充基本面向好的资源(尤其是在盘面价格低于自己的生产成本时,就可以在盘面接回落实控产的减量资源)。同时针对不同品种,做好生产结构上的合理调整。贸易商也要积极参与基本面向好的品种交易,珍惜手中的资源,不要在基本面不错的情况下贱卖难得的“指标”。终端用户,针对不同的用钢品种,适度灵活采购,坚持现货与期货相结合的库存操作策略。

风险提示:环境在变,观点会变,及时关注最新观点 。

编推荐

➤推荐服务:

聚焦钢铁行业,提供全国各地钢材、废钢、煤焦、铁矿石等现货贸易价格、实时行业快讯、钢厂调价信息、市场热点解读及研究报告。

▼速速扫码领取30天会员试用▼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我的钢铁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我的钢铁无关

➤推荐关注:

公众号回复【福利】获取粉丝专享福利

公众号回复【钢价】所有钢市价格短信免费订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领取30天会员 !!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