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6日是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铁建广泛开展宣传实践活动,深化“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专利转化运用。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2025年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明专利优秀案例(共10项)、年度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共20项)中,中国铁建均榜上有名,是唯一入选两项榜单的中央企业。其中,铁建重工“全球专利布局助推中国地下工程装备走向世界”获得中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发明专利十大优秀案例;铁四院“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推动CFT轨枕专利技术产业化”入选年度专利转化运用优秀案例。
铁建重工
全球专利布局助推中国地下工程装备走向世界
1分48秒处展示铁建重工案例
铁建重工坚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完全走自主创新道路,成功打造一大批具有自主话语权的大国重器,以中国标准服务“一带一路”,助力全球大基建。截至目前,该公司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地下工程装备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意大利西西里高铁、土耳其伊兹密尔地铁隧道、秘鲁圣加旺水电站、智利圣地亚哥地铁、新加坡跨海供水隧道等海外重大工程项目,累计出口或开展业务至50余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了一张张中国制造的“闪耀名片”,有力支撑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矿山能源等重大项目建设,让“中国装备装备世界”变成现实。
出口智利圣地亚哥地铁的土压平衡盾构机
为护航产品“走出去”,铁建重工实施“技术+专利+标准”三位一体出海战略,践行“专利布局+预警分析+标准引领”策略,构建了覆盖全球目标市场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深入海外知识产权系统化布局、高价值布局,已在全球12个国家和地区形成核心专利集群和海外商标布局;完善出口产品专利风险预警,强化海外知识产权风险排查,地下工程高端装备产业、采棉机产业海外专利预警获得省级知识产权专项支持;着力打造标准化国际合作新机制、新赛道,主编国内首个中韩两国联合主导数据质量国际标准,获得创新与知识产权国际标准贯标认证。
铁四院
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推动CFT轨枕专利技术产业化
4分42秒处展示铁四院案例
铁四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全链条体系,牵头成立湖北省轨道交通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高标准打造具有行业引领力的产业转化示范高地。依托中国铁建科技重大专项打造的专利密集型产品——钢管混凝土轨枕,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一举攻克了现浇枕式无砟轨道中轨枕“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项目团队首次提出采用钢管混凝土构件作为轨枕连接构件,基于“钢混协同抗弯,双管组合抗扭”的设计理念,实现了小直径钢管与高强混凝土协同受力。相比“RHEDA2000轨枕”,抗弯性能提高36%,抗扭性能提高2倍,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台州市域铁路
围绕钢管混凝土轨枕的设计、制造、施工、检测全产业链,铁四院累计布局核心技术专利60余项。其中核心专利通过PCT途径布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12个国家授权。目前,钢管混凝土轨枕还成功应用于郑许市域铁路、滁宁城际铁路、台州市域铁路等10余个国内项目,近三年直接经济效益2.2亿元,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通了从专利技术到产业生态的转化路径。
未来,中国铁建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决策部署,加快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知识产权强链增效和高价值专利培育等工作,进一步优化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专利布局,推动高价值专利技术产品化、产业化,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推荐阅读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