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9743.2-2025《机动车冷却液 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是中国首个针对新能源汽车冷却液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制定源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中暴露安全难题——传统冷却液产品因电导率较高(2000-4000μS/cm),在发生泄露之后易引发电池短路、自燃等安全事故,低电导率冷却液产品的电导率较低,可以大大降低该风险,因此该产品的开发和标准制定迫在眉睫。2025年3月28日,GB 29743.2-2025《机动车冷却液 第2部分:电动汽车冷却液》正式发布,新国标将填补电动汽车冷却液的空白,打破传统燃油车时代依赖国外标准的局面,推动中国企业主导国际技术话语权。同时,该标准将进一步推动车企、电池厂商与冷却液企业合作,加速技术验证和产品落地,支撑“双碳”目标实现。自10月1日起实施后,低电导率冷却液的广泛应用将显著降低电池短路风险,延长电池寿命。作为行业领军企业,中国石化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实力,推出EV100电动汽车热管理液,以卓越性能诠释高品质标准,为新能源汽车安全保驾护航。
标准驱动:重构全球新能源安全技术坐标系
GB 29743.2-2025标准首次将“电安全阈值”纳入强制管控范畴,规定冷却液电导率需严格控制在≤100μS/cm以内,从源头阻断因液体导电引发的短路风险。同时建立了覆盖铜、钢、铸铝、3系、4系、6系铝等多种金属的腐蚀抑制体系,避免了冷却液泄露的可能性。另外,标准还要求冷却液对三元乙丙橡胶和硅橡胶具有良好的兼容性,确保热管理系统在全生命周期内的密封可靠性。
GB 29743.2-2025标准针对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特殊需求,首次系统性地规定了电动汽车冷却液的电导率、金属腐蚀抑制能力以及材料兼容性等核心指标。这一标准的实施,不仅填补了行业空白,更推动了电动汽车冷却液从“基础冷却”向“安全保障”的跨越式升级。
技术攻坚:中国石化的产业担当与创新突围
作为标准主要起草者及落地的重要实践者,中国石化EV100电动汽车热管理液优选聚酯级乙二醇原材料,使其在不同温度下均能稳定运行,同时通过对多种非离子型添加剂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了电导率与防腐性能的突破性平衡,解决了多种金属材料尤其是铝的腐蚀难题。此外,EV100电动汽车热管理液通过低温、高温、高低温循环、常温长周期测试等全方位试验充分验证了产品的稳定性。另外,产品兼顾良好的高低温抗泡性能、良好的硬水兼容性及材料兼容性也充分体现了产品优异的综合性能。
产业共振:撬动万亿级新能源生态升级
标准的实施将通过建立多项测试指标从源头降低电动汽车热失控的风险,为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安全护航。在国际竞争格局中,依托该标准构建的技术认证体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突破传统欧美企业在关键材料领域的垄断地位,为全球市场提供兼具安全性与经济性的中国解决方案,加速全球市场“中国造”品牌崛起。
以中国标准护航全球电动化
中国石化EV100电动汽车热管理液的产业化实践,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关键材料领域实现了从“进口替代”到“全球领跑”的质变。随着GB29743.2-2025标准的全球推广,这场由技术标准驱动的产业革命,正让“中国方案”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的核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