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作品获全网转发!铁路“斜杠青年”为何喜欢写网评?|争当铁路好网民

作品获全网转发!铁路“斜杠青年”为何喜欢写网评?|争当铁路好网民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人物简介

谢伟锋,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鹰潭机务段电力机车钳工。他以“言值”出圈,是第十一届江西省青联委员、高校新媒体传播学院研究员,获得中国青年好网民、江西青年好网民、多家中央级重点新闻网站优秀评论员等荣誉。

从机车医生到网评达人

大家肯定听过“评论比正文更精彩”这句话,而我,是那个喜欢把评论“养肥”的人。我是一名来自南昌局集团公司鹰潭机务段的电力机车钳工,也是一名网络评论创作者。万伏高压下,我是守护“钢铁巨龙”的机车医生;方寸键盘前,化身传递铁路发展的网评达人;钢铁轨道间,见证着中国速度的时代脉动——这就是我,一个“电力十足”的铁路“斜杠青年”

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而我最早用评论去发声,很多时候是一种“不吐不快”。在网络社区里,看到有人吐槽铁路发展,我就发出灵魂追问:“当年站票熬通宵对比现在躺沙发上手机App买票,这变化肉眼不可见?”“十年前回家18小时,现在3小时——键盘敲烂也要让所有人看见这束光!”延绵万里的铁路线上,每一程都有我的点赞。或许,这就是铁路人的执念。

发声即能量,流量即声量!千禧年过后,各大媒体纷纷在网站上开辟了网络评论平台,优质内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传播红利,普通人有了凭“言值”出圈的可能性,这让我逐步从社区灌水换到了网络评论的“赛道”。而且,我发现在“关注度就是影响力”的维度下,篇幅再小的网络评论都有被乘以“N次方”的推力。也正是网络评论“一篇顶万言”的语境,让我越发笃定要秉持积极正向的网络文明理念,让作品能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

有时候,不实信息就像“泥石流”,会把网络搞得乌烟瘴气。有一年,个别媒体炮制出针对各大铁路局有可能合并的假新闻,我拿上“显微镜”一瞧,发现这报道纯属“迷惑行为大赏”,通篇是“可能”“或”“据消息人士称”等模糊词汇。我写出《真相还没穿鞋,新闻请别急着上路》,抓住作者听风就是雨的破绽,呼吁新闻要守住求实的底线。文章在各大网站一发布,给那些准备“吃瓜”的“围观群众”来了个“急刹车”,成功避免他们被带偏节奏。

很多人问起写作的诀窍,我的建议是不妨多多融入自己的亲身感受。有一年,“发现最美铁路”活动在厦门启动,这给了我一个创作网评的颇佳由头。我外公是鹰厦铁路初代“基建狂魔”,小时候我经常听他讲“钢轨比命硬,馒头配风餐”的峥嵘往事。多年后,我带着孩子坐福平铁路穿越跨海大桥,小朋友一句“爸爸,我们在高铁上冲浪耶!”让人瞬间破防。我把这种感情和经历放进了文章创作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文章在中央级网站首发,最终获得全网转发。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内容

话说回来,我为什么喜欢写铁路网评?三个字——我骄傲!新年贺词点赞“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12306“最强大脑”单杏花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我的铁路风景”主题宣传活动全网话题传播量超40亿次……面对铁路这波“泼天的流量”,试问哪个网评写手能忍住不接,更别说是铁路人。别犹豫,赶紧化身“自来水”打call吧!

“以笔写时代”这个概念大而虚吗?我觉得一点都不,网评创作就有这样的落脚。看到我的来时路,你是否也愿意一路同行呢?

文字:谢伟锋

图片:刘志强 祝君豪

编辑:董畅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