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混凝土施工搞砸了?依据规范这样处理!

混凝土施工搞砸了?依据规范这样处理!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混凝土结构由于材料及施工等原因,或者后期需要维修改造,经常出现强度严重不足等质量问题影响结构安全,必须采取加固处理。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是最适合局部加固的处理方案,该方案加固后能恢复原貌,不改变空间大小,不影响后续使用

图片

严重强度不足

严重质量缺陷

置换混凝土加固工程“方案先行、材料达标、施工合规”:

  • 方案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 材料依据《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 施工依据《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

方案依据

针对混凝土严重强度不足或质量缺陷的局部加固,“置换混凝土加固法”顾名思义,是将强度差缺陷大的劣质混凝土挖除,用强度高性能好的优质混凝土置换,达到恢复结构承载力的加固方案。具体说明依据《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图片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

材料依据

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所用的特种混凝土,即:加固灌浆料,应兼具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施工性能,由专业化工厂按一定配合比生产预混料,在使用地点按比例加水或配套组分拌合使用,性能要求及验收标准依据《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图片

《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

基于规范要求,加固灌浆料应指标合格、性能优越,预混料由高标号水泥、掺合料、外加剂及特制骨料等组成,具有大流动度、早强、高强、高耐久性及无收缩等特性。

图片

加固灌浆料

施工依据

置换混凝土加固工程关乎结构安全,除了严格要求灌浆材料性能之外,更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施工流程及验收标准依据《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

图片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550

基于规范程序,简单梳理四个关键步骤:支撑卸荷→剔凿清理→支模灌浆→拆模养护,以承重柱置换混凝土加固施工为例来看一下:

1、支撑卸荷

支撑卸荷通常采用配置压力表的千斤顶,卸荷点位置、卸荷力值及顺序等应符合设计规定及技术方案要求,卸荷过程应全程监控,保证被卸荷结构及其相关结构的安全。

图片

支撑卸荷

2、剔凿清理

充分剔除缺陷混凝土并露出钢筋,注意不得损伤钢筋及无需置换的混凝土,新旧混凝土结合面应充分凿毛。

图片

剔凿

灌浆前应清除碎石、粉尘或其他杂物,并应湿润混凝土基层表面。

图片

清理

3、支模灌浆

模板支设应牢固严密,不应出现因爆模漏浆等情况导致浇筑质量缺陷或尺寸偏差。

图片

支模

灌浆料具有大流态自密实特性,灌入模板内的过程中,可适当敲击模板,消除模板表面气泡,且使填充更密实。

图片

灌浆

4、拆模养护

置换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强度等级后方可拆模拆撑,并按技术方案及时养护。

图片

拆模养护

施工完毕及时申请验收,依据规范对强度、尺寸偏差、新旧混凝土结合面质量及钢筋保护层厚度等抽样检验。

【标准规范】

《建筑固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范》行标

《建筑物绿色拆除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规程》CECS

《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书》团标

《砂浆和混凝土用石屑》团标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追溯规范》团标

【会议培训】

2025全国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与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交流大会

第十届全国建筑固废和余泥渣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

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预拌(商品)混凝土应用技术和工艺技能线上培训

混凝土(砂浆)试验检测方法实操教学线上培训

【咨询服务】

科技成果评价

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研究

高速公路及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

课题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

产品检测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

[绿满庭院]《HJ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技术体系》推广等

【建材“双碳”业务】

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制备

复合掺合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与制备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用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轻粗骨料技术

碳化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期刊著作】

《新技术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图书

《常见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百例》图书

《预拌混凝土企业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指南》图书

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职能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全国混凝土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出版技术期刊、研究制定标准、开展技术咨询、举办技术会议、承担行业培训、从事认证评价和开发研究等,中心是建材情报所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中心拥有员工10人,其中博士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心挂靠的行业协会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预制建筑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中心成立的平台有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混凝土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拥有200余名行业一线专家)、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会员制技术和管理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多个混凝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雄安新区混凝土项目咨询、河北省多个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固废基胶凝材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以及数十个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产品认证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咨询电话:孙继成 焦素芳 李海亮 13520073698 13521286915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