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重庆车渡随着公路的修建而诞生,此后漫长的半个多世纪里,车渡作为“江上活桥”,成为这座城市公路交通跨越江河的咽喉。
一代代车渡人是城市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他们在大江上栉风沐雨、艰苦奋斗,保证了重庆半个多世纪里公路交通咽喉的通顺畅达,高峰时年渡运量达100万辆次,让“江上活桥”的魅力得到最大彰显。
▲峥嵘岁月,永远铭记。重庆车渡退休职工谢觉海创作的国画,再现了几代车渡人奋斗的足迹,也成为市民们童年的记忆。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庆既无资金,也无技术在两江上建桥,当时的重庆主城在长江北岸,为使成渝、川黔公路衔接,1935年8月,由四川省公路总局(现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局)开设海棠溪汽车渡口,与北岸的储奇门渡口相对,时称储海渡,是四川省第一个车渡。
▲2015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重庆邮政发行的明信片。
抗战时储海渡改隶西南公路管理局,以满足战时渡运需要。自1938年深秋长江航线被日军从湖北宜昌切断,一时间云集重庆的汽车高达五六千辆。1939年至1942年,川黔公路共运输8万余吨物资,居大后方公路干线之首。
▲重庆车渡渡运抗战物资
▲“解放重庆第一渡”浮雕
1949年11月29日,刘邓大军兵临重庆城下。留守员工严少华、杨世明、刘树成等坚定地说:“请大军放心,我们一定安全地把你们送过江去!”汽笛响了,军容严整的95团将士踏进车驳,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船头徐徐展开,冬日的太阳洒在江面。“前进,对岸就是重庆城!”严大芳团长发出命令。车渡人,在红旗下奏响了历史的壮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庆车渡事业蒸蒸日上——
1954年,李家沱九龙坡渡口正式运营。
1958年,綦江石佛岗渡口开渡。
1960年,北碚三土渡口建成。
1961年,重庆市车渡管理站成立。
1962年,北碚黄桷树渡口开渡。
1969年,菜园坝铜元局渡口正式开渡。
1971年,鱼洞钓鱼嘴渡口正式营运。
至此,车渡连接起老重庆9区12县的公路交通大动脉。这其中,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兴建成渝铁路时,九龙坡机场改建为铁路货运站,娄九渡运量大减,娄溪沟渡口于1954年迁至李家沱,时称李家沱车渡或李九渡。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重庆车渡渡运场景
“1961年我刚上船时,条件确实艰苦。”陈仲源回忆,“那时船小得很,只能装3辆车,后来发展到可以装4到5辆车,一条船10来个人,都住船上,三层铺,头都抬不起,床比沙发还窄。”就这样还不够分配,有人只得在船员舱外壳与船天棚之间,俗称“四角铁”的地方加床。夏天,只有一层钢板的天棚被晒得像烙铁;冬季,寒冷的江风从简陋的隔板缝隙灌进来,冻得人久久难以入眠。这就是车渡人的真实写照。
▲渡运工作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庆部分大桥已经相继建成,但部分有车单位从节能和经济效益出发还是选择渡运。那是重庆车渡最红火的时代。以李家沱渡口为例,1984年日渡运量达到2500余辆次,全年渡运量达58万辆次,而当年李家沱渡口只有108名职工。据统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庆车渡年均渡运量达百万辆次,有效地保障了重庆市经济发展和民生需求。
▲图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重庆车渡三土渡口渡运场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船长驾驶渡船
随着重庆牛角沱嘉陵江大桥等相继建成,重庆车渡7对渡口6对停运,渡运的使命暂告段落。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重庆车渡又主动请缨,承担了新的职能与重任。
▲图为2020年8月21日重庆车渡“渝救援113”轮驰援中石油遇险油趸现场
▲图为2023年春节期间重庆车渡三土渡口渡运场景
▲车渡站三土渡口船员救助因涨水被困的中石化货运船只
今天,虽说重庆车渡的现代化装备日新月异,但新一代车渡人并没忘却前辈们艰苦奋斗的精神,特别是整修钢跳、打捞锚链、修理钢缆等还必须手工操作,虽辛苦,但仍是一种坚守。
▲日常维修工作
▲三土渡口全景
目前,重庆市车渡管理站主要承担公益渡运、渡口管养、应急救援等职能职责。先后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单位”,在全国公路政研会上被评为“全国公路行业优秀党组织”,持续保持“市级文明单位”称号......
▲三土渡口年均航行280天、3100航次以上,年渡运车辆3万辆次,服务群众10万人次,累计让利社会上千万元,并持续开展“和谐春运、平安出行”等服务活动;2019年的春运渡运场景曾在央视春晚展播,被评为交通系统“2019年春运工作先进单位”。重庆车渡公益渡运品牌获得社会口碑,并日益巩固。
▲三胜公路服务站
重庆车渡文化陈列室
虽然“桥进渡退”,但车渡依然是桥都重庆的有机组成。如今的重庆车渡已经响应时代号召,完成蜕变,续写着黄金水道新篇章。
推荐阅读
来源:重庆市车渡管理站
责编:李贝贝
校对:苗挺节 闫可欣 马紫璇
审核:余大鹏 陈露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本文由《中国公路》杂志社数据与新媒体发展中心整理编辑,转载请在文章前注明转载于微信公众号“中国公路”
商务合作:010-84990709
投稿邮箱:zggl_xmt@163.com
觉得文章精彩,点个在看 吧!↓↓↓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