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 · 3214 期 · 10706 篇
近日
全国多地遭遇
极端大风、强降温天气
宝武生产经营面临严峻考验
各单位打好防御主动仗
以“硬核”举措积极迎战
全力保障生产顺行
宝钢股份
宝钢股份宝山基地、青山基地、梅山基地、岚山基地所在地均出现不同程度上的大风侵袭。收到大风预警后,宝钢股份各基地相关管理部门迅速开启预案,建立紧急联络体系,暂停所有室外作业、高空作业、吊装作业,检查设备锚固、厂房加固、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对港机、龙门吊等重点设备采取双重加固措施,对精密仪器加装防震装置。各单位开展自查,安全管理部门组织巡检抽查,指出薄弱环节并加紧整改。大风来临时,各单位各部门严阵以待,24小时专人值班,紧急联络体系运行顺畅,码头、铁路等重点区域状态稳定,各条产线生产顺行。大风过后,各单位加紧组织道路清扫、防风措施解除、薄弱环节检查检修等工作,确保各项生产任务迅速有序恢复。宝钢股份各基地全系统平稳运行,完成防控目标。中南钢铁
面对强对流天气预警,中南钢铁提前部署,认真做好大风雷雨极端天气的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切实做好防风防雷防涝工作,确保生产安全顺行。
中南股份重点做好高空砸物的预防,提前做好检查防护各单位对易涝点进行全面梳理,逐一排查,责任到人,同时做好应急物资(沙袋、挡雨板、水泵)准备;认真做好电气设施防潮防雨,确保电网安全涉电作业安全;结合实际,各单位启动领导值班机制,提高应急响应度鄂城钢铁加强安全巡查和生产调度指挥,各单位应急人员和维检人员24小时待命提前检查排水沟渠排水情况,确保排水畅通;重点对地下室、电缆沟、液压站、地下管廊等地下建构筑物进行巡查,确保不淹水;对废钢、耐材、电气设备做好防湿防潮工作,室外作业、轧钢产线、供电线路采取避雷、防大风措施,确保生产稳定顺行。
新钢集团
面对这场“风暴大考”,新钢集团以“保供就是保生产”的战略思维,迅速激活应急响应机制,通过全链条协同、精细化管控的“硬核”举措,全力保障进口矿发运生命线畅通,为钢铁主业平稳运行构筑起坚固屏障。
宝武资源
罕见大风降温天气让长江流域航运与港口作业面临严峻挑战。宝武资源相关单位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通过科学研判、协同指挥、精准防控迎战极端天气,全力保障生产经营稳定顺行,将天气对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马钢矿业南山矿:
生产保障车间全力筑牢水电“生命线”
南山矿生产保障车间启动了应急响应机制,通过“预防+应急”双轨并进模式,聚焦高压供电、生产供水及尾矿库三大核心启动了专项应急行动,全力保障极端天气下生产系统安全稳定。采取“立体防护+智慧监测”模式,启用智能监测平台实时追踪供水压力、流量等数据,为供水管网运行装上“双保险”。尾矿库区域以排险除患为重点,及时清理堵塞点,强化尾矿库在线监测,确保尾矿库安全受控。目前,生产保障车间全员在岗,关键岗位24小时值守,各系统运行平稳。
安徽皖宝秀山矿:
港口班力保万吨发运任务
科学布防抢占先机。面对阵风突袭和12000吨石灰石发运任务的双重考验,安徽皖宝秀山矿港口班提前24小时启动了“气象+生产”双线预警,与矿山建立实时联动机制,在大风来临前、间歇期集中发运。智慧监控全程护航。依托新建的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实时跟踪磅单数据与船舶的吃水线变化,以效率抢时间,提前2小时完成了发运任务。此次攻坚不仅实现了零货损、零延误,更验证了“气象预判+智能调度新模式的有效性,为极端天气下的散货物流作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皖宝方案。
镇江公司:
迎战极端天气“硬核”保产
未雨绸缪,筑牢安全防线。镇江公司提前部署防台防汛措施,借助所在地区码头护坡施工的契机,完成了大棚南侧排水系统改造工作,消除了积水隐患;全面排查生产现场的门窗、设备紧固情况,确保防风防雨措施落实到位。争分夺秒,抢抓物流窗口期。4月10日,满载原料的“华海轮”抵达长江口,在南北槽航道实施进口管制前的最后窗口期成功进江。镇江公司实时跟踪气象与航道动态,协调海事部门帮助船舶办理靠泊手续及启动卸船作业,最大限度减少船舶滞港损失。科学调度,保障生产连续性。封航期间,镇江公司积极做好设备调试,对产线设备进行注油保养。同时,通过合理安排厂内库存调配、优化生产组织,确保原料供应衔接有序。
宝钢航运(物流中心):
多管齐下守护安全
科技先行,精准研判。中联海运依托智能气象预警系统,提前锁定极端天气影响区域,动态优化航线,高风险区域作业暂停率100%。国内航运事业部岸基团队每日通过工作群实时推送天气动态,“一对一”指导船舶调整航速航向,确保指令直达每艘船、每名船员。现场攻坚,强化防御。国内航运事业部负责人带队登上“宝航12”轮,现场指导防风防浪预案,组织船员对甲板货物、设备进行三重绑扎加固,并严格执行“非必要不出舱”制度。中联海运开展全船防风专项检查,通过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船舶动态,指挥船舶在必要时前往避风锚地驻泊。舟山武港在接到当地海事局清港要求后,生产系统相关人员立即到现场指挥并制定各舱作业清舱方案,加速卸船效率,为后续离泊及设备防风锚定作业预留了充足时间。立体指挥,应急联动。宝钢航运(物流中心)航运单元建立了“船—岸—港”三方联动机制,指导各船舶船长根据风情海况适时调整航向,确保船舶航行安全。同时,成立24小时应急联络组,与当地海事、港口部门保持密切联系,每日汇总报告船舶动态。
宝武环科、宝武水务
面对恶劣气候,宝武环科、宝武水务环科山西迅速响应,以一系列有力举措积极迎战,全力保障生产稳定顺行。预警发布后,环科山西第一时间成立应急指挥小组,全面部署防范工作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各项应对措施落实到位。
运营管理部门技术人员对生产设备开展全面巡检与维护,仔细检查线槽、盖板,对松动、损坏部位及时标记并捆绑加固,降低强风天气可能引发的电仪系统故障风险。同时,提前盘点易损零部件和应急物资,为设备故障快速修复提供保障。生产部门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加强生产过程监控,增加巡检频次,保障生产连续性。安全环保部加大现场巡查力度,重点排查高处作业、临时用电、设备设施等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各部门齐心协力,以实际行动彰显应对困难的决心和能力,全力守护生产运营稳定。
宝武镁业
宝武镁业切实履行防范灾害天气的主体责任,组织各单位启动应急预案,以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保障生产运营平稳顺行。南京铝业对厂房天窗、排水管、消防水管等设施进行及时修复,防止因设施损坏引发次生灾害;加强高温熔融金属区域风险管控;针对生产关键区域,着重对冶炼、精炼和铸造生产区域的特定风险点进行细致检查,确保炉下渣坑等6类重点区域保持干燥,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风险。南京精密加强厂区巡逻,及时发现并排除潜在安全隐患组织人员关紧厂房门窗防止强风侵入影响生产设备安全。各单位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高效的行动力,为极端天气下的安全生产筑牢防线。
武钢集团
面对极端大风、强降温天气,武钢集团40多个园区及工业技术服务板块提前应对,保障员工和园区客户办公环境与设施安全。通过公示栏、客户微信群等多渠道,及时发布极端天气预警信息与防范措施。全面排查园区建筑外墙、门窗、楼顶设备、广告牌匾、路灯等,对松动、老化部件及时加固或更换。提前对水井、楼顶开展专项排查,清理排水沟渠,储备雨衣、沙袋等应急物资,提升应对暴雨的能力。对涉危重点作业项目、构筑物、起吊设施等重点区域,安排好重点时段停工计划及职能人员24小时值班。增加巡逻频次,重点关注树木、车棚等,及时清理道路和公共区域的杂物,防止堵塞排水系统或被风吹起造成危险。组织电梯困人应急救援演练,模拟真实场景,提升工作人员应急响应与协同能力。
宝地资产
宝地资产下属各单位迅速响应,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为原则,采取一系列举措,全力保障楼宇及租户安全。
宝钢大厦物服中心第一时间通过多渠道发布气象预警及安全提示,督促租户加固店招、广告牌等设施,防范高空坠物风险。同时,启动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加强楼宇安全巡检。同时,启动应急值班机制,工程、保洁、安保等多条线联动,确保排水系统畅通、应急物资就位、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响应。宝乐汇物服中心在大风来袭前开展预防性排查,重点检查广告牌、通风口等设施,及时加固松动部位。大风期间,面对广告幕布被吹坏等情况,当班人员迅速设置警戒、加固设施,保障行人安全,展现了高效的应急响应能力。互联宝地·杨浦园锦溥园物服中心提前部署,通过客服人员发送天气预警通知,提醒租户做好防风准备。同时,组织工程、保洁人员清理疏通排水口,加固户外设施,加强园区巡逻。园区服务绿化养护团队放弃双休日休息,于风雨交加中第一时间赶赴岗位进行现场巡查和清障作业,扶正倒伏树木、清理断枝落叶,两天内完成树木加固5棵、断枝清理15处,全力守护园区生态景观。
重钢集团
面对“风沙叠加”的严峻挑战,重钢集团产业有限公司钢渣车间迅速启动应急预案,以“硬核”举措筑牢安全防线,全力保障生产经营有序推进。
结合扬尘天气实际,钢渣车间对环保治理“再加码”在常规喷淋抑尘基础上,增设移动式雾炮车,对厂区道路、堆场进行高频次降尘作业;面对大风对磁选线、厂房结构构成威胁,对厂房关键点位进行防风加固,增设临时支撑结构,并安排专班24小时巡检,严防大风导致的设备位移或损坏。通过科学调度和协同联动,全力保障钢渣处理生产链稳定运行,每日处理钢渣约1800吨左右,为中南钢铁重庆钢铁保产保供提供坚实支撑。
众志成城,奋勇迎战
面对本轮强风暴雨恶劣天气
层层压实责任
严格现场管理
确保人身设备安全
保障生产运营平稳有序
宝武人好样的!
中国宝武第二次党员代表大会胜利闭幕:努力创造不负重托、不负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编辑:洛沫公子
文图:各单位提供
出品:宝武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