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神东新闻中心与上湾煤矿联合开展《神东情》故事征集活动,面向每一个在神东工作、生活的你,征集你与神东的故事,可以是寻找美好生活的故事,可以是奋斗圆梦的故事,可以是见证矿区变迁的故事……
奖品准备好了,你的故事呢?
邬欣欣
李 季
时光荏苒,岁月如潺潺溪流般悄然而逝。
找寻那些散落在神东布尔台矿区的记忆,总有些片段如同璀璨的星辰,镶嵌在记忆的天幕上,闪烁着温暖的光亮。
2007年2月1日,我第一次来到布尔台矿区,初来乍到,这里与我熟悉的城市迥然不同。
没有高耸的楼房,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热闹,没有琳琅满目的商店集市,没有平坦宽敞的柏油马路……
只有看得见的满目黄沙和传说中深埋地下的“黑金”。
放眼望去,一座小二楼就是选煤厂的办公楼,不远处还排列着几排彩钢房。
办公楼前的几株小树苗,是黄沙中的一点绿意。
这里虽然荒凉,对我来说,却是一个完成了自我蜕变的地方。
深蓝色工装取代了华丽的衣裳,一根马尾辫儿取代了时尚的发型。
那时的布尔台选煤厂,正处于基建时期,人员配置少,厂部只有三名员工负责各项工作。
我在综合办负责后勤、女工、接待、劳保等事务,一个人承担库管、接待、文书等工作。
早六晚八,是当时的工作时间表。
为了尽快熟悉业务,不耽误厂里工作,我连续坚守岗位181天,现在还能想起那段特别的岁月……
当时住宿条件比较简陋,大多数员工居住在彩钢房里。大家看着工程车在工地上来来回回,憧憬着未来的生活。
图为布尔台选煤厂早期建设时期
那时,厂里的生产组织也面临着重重考验——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存在着各种状况,大家昼夜奋战,你累了我顶上,就这样坚持下来。
我们十位女员工也经常下现场,打扫卫生、清理筛板、给设备刷漆,还去过矸石山下夜……
记忆最深的是班中餐。
当时没有食堂,班中餐由附近的居民提供。
就餐地点在厂区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检修间,80多位干部职工站都站不下,只能分时段用餐。
天气暖和的时候,大家就在外面吃饭,厂领导也跟我们一起,坐在黄土坡上,和大家边吃边聊。
内蒙古的春天,风沙一场接一场。当时地面还没有硬化,一阵风刮过,碗里进了不少沙子,大家也若无其事,继续吃。
图为初入企时的邬欣欣
还有一件搞笑的事情。
记得当时我们几个女的被安排在寸草塔二矿唯一的一栋公寓楼里住宿。
从厂里到矿里还没有通马路,到处都在施工,早上还是路,晚上就成了土坑或砖墙。
我们几个就在没有路灯的黑夜赶路,一不留神就掉进了坑里。
那些大家共同度过的艰苦岁月,总会在我的脑海中一遍遍回放……
几年后,再次来到布尔台矿区,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连连惊叹。
当初的小树苗已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柳树,过去的沙丘沟壑披上了层层青波;当年的彩钢房早已不见踪影……
如今,置身于现代化花园式矿区,住在宽敞明亮的职工公寓,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现在的布尔台选煤厂已建成中级智能化选煤厂,从人工操控到程序自控、从步行巡查到智能设备巡检、从现场盯防到远程管控、从人工分析到智能决策……科技带来的变革已渗透到各个岗位。
一批批高学历人才来到神东,一张张意气风发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的自信与活力,就像当初朝气蓬勃的我们。
如今,我已坚守岗位十八年。
这期间,有欢笑、有泪水、有付出、有收获,但更多的是成长与蜕变。
从当初的“打杂工”,成为一名办公室文书。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无论是文件起草、工作总结,还是宣传报道……身边的领导和同事都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图为如今的邬欣欣
现在的我,熟悉党政工团各类业务,能独立起草各类材料,撰写的文章多次获得集团级、公司级和洗选中心的荣誉。
回忆和总结是一首久唱不衰的老歌,是音节起伏之后的余音绕耳。
布尔台选煤厂,承载着我无数热泪盈眶的喜悦,也见证了我奔流激荡的热血青春。
人 物 简 介
邬欣欣,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本科学历。2007年参加工作,神东洗选中心布尔台选煤厂综合管理员。
征文启事
▲本栏目长期正式向广大员工及家属约稿。
稿件要求
围绕“神东情”主题,讲述你在神东奋斗、生活的原创故事,2000字以内,并附100字以内个人介绍。配图3-5张。
以“姓名+单位+联系电话”命名打包发送。请务必注明“神东情投稿”
投稿方式
邮箱投稿
351434903@qq.com
企业微信投稿
发送至李季、何芳企业微信
联系我们
0912-8283442 8283347
奖品设置
来稿择优发布,一经采用,每篇稿件作者奖励价值1000元的奖品。
我们期待收到你的专属信件。
来源图说神东(ID:tushuoshendong)
策划薛艳萍 刘勇强
作者神东洗选中心 邬欣欣
编辑小图
校对小图
往期回顾
REVIEW
记点「在看」和「赞」呦↓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