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职工给“新同事”写的打油诗,“老铁”才能看懂……

职工给“新同事”写的打油诗,“老铁”才能看懂……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近日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

多个单位迎来“新同事”

能力一等一地强

获得了大家一致好评

还有人为Ta写了首打油诗:

桥梁高塔云端测

车辆故障热成像

人工检查来辅助

螺栓锈裂一扫光

无人机

无人机

点击翻转,揭晓答案

“新同事”的过人之处

这首诗概括得还远远不够

一起去看看吧!

线路上空的“电子眼”

成渝铁路上空,一架无人机时进时退、时升时降,正在全方位、多角度地对沿线设备进行观测和拍摄。同时,另外一双眼睛也在密切关注着线路情况,它属于200多公里外成都供电段质量验收中心数智成供工区的一名职工。在办公室屏幕前,他正在对无人机实时传回的画面进行同步观测。

作为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试点单位,成都供电段今年部署了22架无人机及31座无人机“机巢”。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功能也持续升级,无人机可借助大数据对管内线路进行周期性巡检、应急巡检和指定飞行。

升级后的无人机能够根据提前录入的巡检指令脱离人工操控,实现自主飞行巡检。操作人员只需要调整巡检周期,无人机便可以对线路展开定期巡检。遇到应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可输入相关指令,调度故障区段附近“机巢”,使无人机就近起飞排查。

此外,该系统针对不同线路搭建了“地形数据”,能够智能生成直线飞行路径,实现节约电量、飞行安全的效果。其沿线部署的无人机“机巢”,能够实现自主充电,补电续飞,并基于机场排布位置、覆盖范围,多机场同时作业巡检,灵活调配机场实现多故障快速排查。

“该系统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对可见光和红外数据进行深度剖析,借助人工智能迅速识别潜在隐患,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人工审核的工作量。”该段数智成供办公室负责人说。与传统人工巡检方式相比,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更加便捷。其作业效率相较之前提升了3倍、缺陷发现率提高5倍、故障应急处置效率提高8倍、安全隐患降低90%,为安全运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成都供电段成都动力设备车间 姚文韬

无人机悬停在空中,能够像“电子眼”一样“扫描”绝缘子的裂纹、腕臂上的鸟巢、螺栓的锈蚀点。而且大家坐在电脑前就可以对管内设备进行远程检查,让设备安全多了道“保险”。

编组场内的“警报器”

2024年12月28日,铁路编组站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在成都北站成功试用。与在成都供电段发挥的作用不同,铁路编组站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使用定制化机场以及多挂载无人机,为编组站的车辆检查、安全防护巡视、线路巡检等作业提供保障。

传统的人工车辆检查需要对车辆的货物装载状态等情况用肉眼观察。成都北编组站部署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后,无人机能够在高空对列车顶部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包括异物识别、缺陷检测以及温度异常监测。

无人机的高清摄像头还能对编组站内的股道、接触网、地面设施设备等进行细致检查。一旦发现异常,系统会立即定位、记录和上传信息,方便作业人员及时处理。

除此之外,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还可以通过AI识别技术,对外来人员和不规范作业行为进行实时抓拍和报警,有效增强了场站安全性。

下一步,该系统还将增加一键巡检功能,在输入指定无人机巡检航线后,无人机会按照规定的航线来巡检;也可以通过提前设定巡检时间让无人机自动巡检,巡检画面实时回传数字孪生平台,职工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将大大提升。

成都北车站货检车间技术员 洪杰

无人机智能巡检平台在编组站的试用对于外勤检车员看车具有很大辅助作用,不仅能有效提升货检作业效率,减轻人工看车劳动强度,也可以保证人身安全。

从徒步检查

到云端操控

铁路人用科技

全力守护运输安全

无人机编队已就位

让我们拭目以待!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四川记者站(成都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胡志强 余之康 梅竹 宋文波 刘洋 杨怡

编辑:贾司瑒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