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小草集138期》朱伟:由“工”到“匠” 120000小时的坚守与创新

《小草集138期》朱伟:由“工”到“匠” 120000小时的坚守与创新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图片

由“工”到“匠” 120000小时的坚守与创新

记徐工重庆装配分厂装配钳工 朱伟

在轰鸣的车间中,他如同操作精密仪器般,在装配线上游刃有余;在深夜的灯光下,他又像是一位解谜高手,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朱伟用十四年的坚持与汗水,将普通螺丝钉的坚守淬炼成匠人精神的火种,带领团队在徐工重庆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留下了坚实的足迹,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产业工人的责任与担当。

问题日清 永不熄灭的改善之火

“当日事当日毕!”在朱伟的笔记本扉页上,赫然写着这六个刚劲有力的大字,因无数次摩挲而泛着光泽。这一习惯源于十四年前他初入徐工时师傅的谆谆教导。

136a09d5bf6f26bf76321121a487f5a.jpg

2024年夏天,面对新型割草机产品在整机测试中出现的可改善之处,朱伟坚定地站在机器前,反复进行调整和改良。安全帽下,他的汗水不停地滑落,尽管已经工作了一整天,腰酸背痛,他也不愿意把问题留到明天。经过持续10余个小时的攻关,产品终于发出了平稳运行的声音。

2024年,朱伟带领的新品装配小组累计完成了65款产品的试制任务,他建立的“问题台账”上详尽记录了上百条改进措施。那本常被汗水浸透的笔记本,如今已成为整个车间不可或缺的宝典”

深夜攻坚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2025年1月初,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当晚10点,尽管气温寒冷刺骨,但车间内却灯火辉煌、热火朝天。“我们必须赶在凌晨前完成这批小型装载机的交付!”朱伟用力地拍在装配图纸上说道。10台特别为高原环境定制的小型装载机即将进入最后的交付倒计时。

443bb92546f35add77875d1aa679f65.jpg

“1-3工位攻坚液压管路,4-7工位负责动力总成,所有螺栓按海拔4500米工况提升扭矩标准并进行加固!”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紧急任务,朱伟连夜组建突击队,细致地安排每一项工作,势必按时完成发车。当重卡启动的轰鸣声打破深夜的宁静,原本需要10小时的整机组装时间被压缩至仅8小时,首批小型装载机成功发往地震灾区,为救援工作贡献出了一份不可或缺的力量。

模块预装 解锁新能源时代的装配密码

2025年3月,在小型装载机新能源产品的试装现场,朱伟正向众人展示他独创的“模块化预装”技术。在他的带领下,团队短时间内成功完成了首台新能源样机的装配任务,为新产品快速抢占市场赢得了先机。

面对新能源产品复杂的线束系统,朱伟大胆革新传统装配流程,将原本错综复杂的线束体系分解为包括动力电池、电驱控制在内的9个独立功能模块,并在整机装配前预先完成模块组装工作。站在那堆复杂的线束前,朱伟轻声说道:“如今新能源产品的全车线缆再也不是杂乱无章的‘盘丝洞’,而是可以清晰拼接的模块化拼图!”。

为进一步提高装配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朱伟引入了色彩标识系统,用不同颜色区分各类电压登记的线缆,有效地避免了由于误操作带来的安全隐患。通过一系列创新措施,不仅大幅提升了整机线束装配的质量与效率,而且实现了整个装配过程中的“零返工”,为徐工重庆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掩卷有感

从深夜攻坚到“模块化预装”,朱伟手中的扳手既是解剖工业难题的“手术刀”,更是叩击智造未来的“时代节拍器”。正是千万个朱伟这样的“螺丝钉”,用智慧与坚守浇筑着徐工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用创新与坚守书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答卷!

图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