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专家报告:2025(第三届)全国矿山爆破技术与器材交流会(4月 合肥)

专家报告:2025(第三届)全国矿山爆破技术与器材交流会(4月 合肥)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爆破作为矿山安全、高效、绿色开采的主要方式,对于提升矿石开采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和产业化加快推进,爆破理论研究、数值模拟技术、炸药能量利用率和安全性、爆破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复杂特殊环境下的精细化、智能化爆破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金属矿山开采安全与灾害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安徽省工程爆破协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化工与爆破学院、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非煤露天矿山灾害防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非煤露天矿山安全智能开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金属矿山》杂志社、《现代矿业》杂志社、非煤矿山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单位定于2025年4月22—25日在安徽省合肥市召开“第三届全国矿山爆破技术与器材交流会”。 本届会议主题为“智能精细高效 绿色安全环保”

欢迎爆破领域内相关高校院所、科研设计单位、矿山生产企业、工程施工企业、技术服务机构、钻爆设备以及器材制造企业积极参会交流。

专家

报告

王运敏

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中国中钢集团科技创新委员会主任、首席科学家,金属矿山开采安全与灾害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金属矿山》杂志主编。王院士是我国著名金属矿山采矿工程专家,长期致力于金属矿山开采关键技术研究工作,主持并承担了30余项国家与省部级重点课题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凭借多项创新技术与成果,在矿山高效开采、绿色开采、高效运输、灾害控制等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特等奖3项,行业特等奖2项、一等奖4项。先后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中国工程院光华工程科技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先进工作者”、全国创新标兵、第三届安徽省突出贡献人才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终身成就奖等荣誉称号。获授权发明专利33项,出版专著4部,主编专业手册2部、国家行业标准4部。

杨仁树

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校长,主要从事矿山建设工程、岩土工程、工程爆破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主持“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目标导向项目等国家级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件。科研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R1、R1、R7)、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R1)、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0余项(R1)。

演讲题目:岩石动力学与岩石爆破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沈兆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安徽省工程爆破协会原理事长,中国工程爆破协会理事,中国工程爆破学会委员,中国兵工学会委员,安徽省公安厅安全委员会首席专家,安徽省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主要从事爆炸力学、爆破器材、特种爆炸技术与安全工程、高能炸药、安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应用。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军队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能源部全国劳动模范和煤炭部跨世纪拔尖人才称号等荣誉。多年来培养本科生近千名,硕士研究生30余名,博士研究生30余名,发表论文近300篇,获发明专利30余项。

徐 颖

安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深部煤矿采动响应与灾害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书记,中国爆破行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爆破器材与技术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爆破行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安徽省工程爆破协会理事长,安徽省民爆器材协会副理事长;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土木工程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矿山爆破安全及围岩稳定性控制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和海外联合基金项目7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3项,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以及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3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其他省部级科学技术奖9项;独立和共同发表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5项。

演讲题目:高原寒区露天矿山冻结岩石爆破特性及工程实践

杨年华

研究员,博士,北京工程爆破协会理事长/秘书长、中国铁道学会工程分会爆破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爆破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力学学会爆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长期从事爆破专业科学研究工作。共主持和参加完成了10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国内外发表论文90多篇。获发明专利3项。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爆破专家”、“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和“铁道部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出版了专著《爆破振动理论与测控技术》,共同编写出版3本专业书籍。

演讲题目:爆炸水雾抑制露天爆破粉尘技术研究

刘连生

江西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江西省工程爆破协会理事长、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煤炭学会爆破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理事、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工程爆破、采矿工程、岩石冲击动力学等方向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授权发明专利10项。

演讲题目:顶柱钻爆法回采的几点思考与实践

叶海旺

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资源开发工程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教学名师,湖北省工程爆破协会监事长,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爆破工程协会副会长,湖北省绿色矿山建设审核专家,湖北省矿山安全专家。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访问学者。主要从事采矿工程、爆破工程、岩土工程、矿山安全、智能采矿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4项。主持和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和企业委托技术服务等科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

演讲题目:大型露天凝灰岩矿爆破大块率控制技术

张西良

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爆破与器材研究所所长、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理事、专家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工程爆破协会副理事长,马鞍山市爆破行业协会秘书长;入选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人才、中钢集团科技骨干人才。主要从事矿山低公害爆破、安全绿色智慧爆破、复杂地质条件护帮控制爆破、高耸构筑物拆除爆破等新技术、新工艺研发工作;担任“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负责人;主持或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6项、大型矿山企业委托科技研发项目30余项,其中达到国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14项;获授权国家专利29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SCI/EI论文9篇。

杨 军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爆炸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爆破学科带头人,中国兵工学会高级会员、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工程爆破协会监事长。长期从事爆破理论及安全技术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0余篇,著有《现代爆破技术》、《建筑结构爆破拆除数值模拟》、《岩石爆破理论模型及数值计算》和《岩石爆破机理》等专著6部。

演讲题目:露天台阶爆破设计智能化的探索

龙 源

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公安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考核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军队科技干部一类津贴。长期从事爆炸理论技术与工程爆破、弹药工程学科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技术咨询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面上项目和军队重点项目8项,其科研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排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排1、4);获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学术论文、编写专著和教材6本;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40项。

演讲题目:气体破岩原理和关键技术研究的思考及建议

李萍丰

正高级工程师,博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非煤露天矿山安全智能开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主任,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监事,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我国爆破智能化领域领军人物。从事矿山开采、爆破工程研究与实践30多年,主持数十项国家重点工程,开创的"智能爆破+全链协同"技术体系,破解了矿山安全高效开采的世界性难题,建设了非煤露天矿山全工序安全智能爆破开采示范矿山,推动我国非煤露天矿山智能化水平跃居国际前列。,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或一等奖16项。出版专著4部,发表论文35篇,授权发明专利14项。

演讲题目:露天矿爆破共享控制理论与实践

费鸿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爆破专家,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优秀专家,辽宁省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爆炸物品公共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爆破行业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煤炭学会爆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工程爆破、地下工程、岩土边坡工程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担任《爆破》杂志编委、《工程爆破》杂志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优秀人才基金、煤炭科学基金课题8项,主持横向课题60余项。

演讲题目:露天矿高台阶深浅斜孔组合的煤岩混爆参数优化研究

马宏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委会第十届爆炸加工专业组副组长,中国力学学会爆破专业委员会委员(2020.7.-2025.7.),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委员,中国兵工学会爆炸与安全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安徽省工程爆破协会秘书长。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爆炸力学、燃烧理论与阻火技术、气体爆轰、爆轰极限、炸药理论、特种含能材料、爆炸与工业安全、爆炸复合、新型爆破器材和特种爆破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杰青、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50余项。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20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中国专利优秀奖等荣誉奖励14项。自2016年来,发表论文91篇,其中SCI收录65篇,EI收录23篇,授权专利61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

演讲题目:矿山爆破新技术—中国科大爆炸力学成果汇报

孙金山

江汉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数字建造与爆破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爆炸科学与技术、安全工程、智能建造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和各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学进步奖2项,中国爆破行业协会青年科技创新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获评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武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演讲题目:增效降尘环保水晶炮泥的研制与应用

汪 泉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理工大学化工与爆破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特聘教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校第六轮学科带头人,受聘《装备环境工程》编委,《火炸药学报》青年编委。主要从事民爆器材与爆炸技术方面研究工作。近年来,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等省部级纵向项目8项,主持其他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技进步奖等科研奖励10余项;主持1项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授权发明专利15件;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EI学术论文40余篇。

演讲题目:新型煤基纳米碳氢炸药爆炸及安全性能研究

于庆磊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副院长,澳大利亚Monash大学作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寒区岩土力学与工程分会秘书长,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八届采矿学术委员会常务委员,绿色矿山产业联盟青年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绿色矿山产业联盟智库青年专家,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会员,担任多个国内学术期刊编委,主要从事矿山岩体破坏与失稳控制、充填开采过程力学和矿山爆破智能优化方面的科研工作。

演讲题目:金属矿山精细爆破的思考及研究进展

徐振洋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科技大学矿业学院副院长,辽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辽宁省百千万工程“千”层次,兼任辽宁省工程爆破协会秘书长,辽宁省金属矿产资源绿色开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金属学会、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理事、辽宁省安全应急管理专家,鞍山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主要研究方向有爆破破碎理论、矿山开采智能化、和爆破安全技术等。完成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10余项、企业课题40余项,累计科研经费3000余万元。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软件著作20余项;完成行业标准3项、起草团体标准6项、工法2项。

演讲题目:大型铁矿山矿石爆破破碎控制技术

吝曼卿

教授,现任武汉工程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家、《振动与冲击》编委,《化工矿物与加工》编委及专家委员会委员,《金属矿山》青年专家学术委员会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石动力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等。主要从事矿山安全与岩体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围绕深部矿山灾害问题,通过学科交叉团队,探索缓倾层状硬性结构面与梯度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岩爆孕育机制;基于多光谱进行地压监测预警设备研发与应用,以提高深部磷矿资源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技术。近年来共负责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发明专利申请10项。

演讲题目:缓倾结构面岩体在梯度应力作用下的岩爆模型试验研究

王少锋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兼职副秘书长,岩石破碎工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纵向项目10余项。荣获英国化学工程师协会高级Moulton奖、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荣誉。担任14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编委/青年编委、4个国际SCI期刊专辑的客座主编。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E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8项;第一作者出版学术著作6部。

演讲题目:硬岩机械化采掘技术发展与实践

程扬帆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安徽省青年皖江学者,安徽理工大学化工与爆破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学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和含能材料及应用学科方向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安徽省高校杰出青年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5项,军工项目10余项。先后荣获东京大学客座教授、安徽省优秀教师、安徽省教坛新秀、安徽省优秀青年研究生导师、安徽省研究生导师师德标兵、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淮南市青年岗位能手标兵等荣誉称号。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0余篇、EI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专著2部,以第一完成人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技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演讲题目:基于增稠微囊的地下矿用乳化炸药配方设计及爆轰性能研究

马 力

教授,博士(后),硕士生导师。西安科技大学青年科技新星,西安科技大学露天开采技术研究所负责人、露天采矿方向负责人,中国煤炭学会露天开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露天开采边坡工程专委会委员、《露天采矿技术》编辑委员会委员、贵州省能源行业专家、《煤炭学报》青年编委、《煤炭工程》青年编委、《西安科技大学学报》青年编委。研究方向为煤矿露天开采,主要从事露天采矿理论与方法、矿业系统工程、干旱区露天矿生态修复、高寒区露天矿爆破工程及浅层岩土边坡工程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各种横纵向课题20余项。研究成果获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教材1部,参编专著2部、教材1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项、登记软件著作权2项。

演讲题目:高寒区露天煤矿台阶顶部冻结深孔爆破效果控制技术与实践

高毓山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专注于露天矿山爆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任鞍钢集团本钢矿业公司爆破总工,全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技术专家,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和特邀常务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采矿分会岩石破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工程爆破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资深副理事长,辽宁省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等,本钢首批技术拔尖人才、本钢优秀专家、本溪市首届优秀专家、鞍钢集团技术领军人才、辽宁省产业高端人才、全国有突出贡献爆破专家、全国科技标兵、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辽宁省科技标兵、辽宁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辽宁省十大节约环保标兵。获奖项目63项,其中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1),辽宁省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第4),中国冶金矿山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第1),中国爆破行业协会二等奖(第1)与三等奖(第1)各1项,中国机械冶金建材行业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第1)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59篇;已授权发明专利3项,已认定专有技术2项;副主编出版爆破教材2部、参编出版全国《爆破手册》1部、参编国家及行业爆破标准4部。

演讲题目:超近距离复杂环境下露天矿山大孔径低扰动控制爆破新技术

李 刚

金属矿山开采安全与灾害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家、教育部学位中心博士/硕士学位论文评审专家、国家生态环境部环境影响评估专家。入选安徽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安徽省战略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马鞍山市学术与技术带头人。长期从事矿山职业危害防控技术的科研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10多项。近年来,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EI检索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参编教材2部,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获省部级、国家行业协会科技奖励15项(其中一等奖7项)。

演讲题目:工程爆破炮烟生产扩散规律与控制技术研究

杨海涛

正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导师,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主任工程师,从事矿山爆破技术研发,先后参与完成1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科技部科研院所专项基金等项目,在矿山绿色爆破、边坡靠界爆破等方面取得了 10余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成果,先后在马钢南山矿业公司和尚桥铁矿、包钢巴润矿业分公司等大型矿山获得应用,成果转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获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15项,发表论文30余篇。

演讲题目:地下矿山集能爆破技术及应用

郝亚飞

正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能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绿色民爆研究院副院长,一级建造师(矿业工程),爆破工程技术人员(高B),先后受聘为中国爆破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中国砂石协会绿色矿山建设评估专家,中关村绿色矿山产业联盟青年科学技术人才,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和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市工程爆破协会技术专家,中国能建科技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工程爆破、民爆数字化相关科技研发、工程设计相关工作。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省部级、股份公司级课题10余项,获得省部级、行业及公司科技奖励20余项、专利30余项、论文30余篇、省部级工法4项、行业标准3项。

演讲题目:智能化现场混装铵油炸药车及管控平台开发与应用

王雁冰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越崎青年学者,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兼任中国爆破行业协会、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煤炭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炸药瞬态相变破岩,城市地下工程与岩石动力学,智慧矿山与智能建造。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等5项,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6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得专利授权20余项,先后获得多项科研奖励。

演讲题目:液氧瞬态致裂破岩机理、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牛雷雷

东北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从事与采矿工程相关的岩石动力学和爆破方向的研究,主要进行岩石的动态损伤与破裂、露天矿爆破相关的实验室试验和数值模拟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项,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科技部十三五和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联合基金项目等5项,获得省部级二等及以上奖励6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演讲题目:基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寒区露天矿岩可爆性分级

陈 辉

新疆大学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新疆绿色爆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地矿学院博士学科负责人,高级爆破工程师。长期致力于采矿工程、岩石力学、爆破破岩等方面的教学及科研工作。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级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地区基金重点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精确延时破岩机理与关键技术天山创新团队(2020D14043)项目1项),主持企业委托项目40余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0篇),授权发明专利30项,新疆大学优秀青年教师。

演讲题目:基于孔内爆炸能量调控的岩层异质区精细化爆破方法

丁晨曦

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爆炸与冲击动力学、岩石爆破和矿山开采领域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工作。曾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获得北京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后称号。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科研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EI期刊论文50余篇。申请或授权专利20余件,出版著作2部。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0项。担任《金属矿山》、《现代矿业》、《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Rock Mechanics Bulletin》等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深地矿建与资源开发专业委员会委员。

演讲题目:地下金属矿山低碳高效智能化爆破开采关键技术与装备

肖定军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采矿工程系主任、副教授,博士,公安部爆破工程技术人员(高级/B)、四川省爆破器材行业协会第二届专家委员专家、绵阳市应急与安全生产专家(非煤矿山)、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外部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土石方与建、构物爆破设计理论及爆破害效应控制关键技术,工程材料及结构在爆炸及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力学行为。近5年,承担科研项目29项,主持项目12项,主研国家级项目3项,地市级项目3项,横向项目12项。撰写专著2部;合著专著2部。获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

演讲题目:高地应力下的爆破相似模拟试验装备及手段

高 瑞

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坚硬岩层控制,冲击地压防治及智能开采,高位顶板地面压裂,深孔定向切顶爆破等。入选第八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西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山西省揭榜项目课题、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等各类项目21项。获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发表SCI/EI论文41篇;授权发明专利27件。

演讲题目:坚硬顶板强矿压井下定向爆破预裂控制技术

倪 林

工学博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安徽江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带头人,从事民爆器材研发工作,研究方向为工业炸药配方及爆破技术。主持特能集团及江南化工民品科研项目多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Angew. Chem. Int. Ed.、Green Chem.等期刊上发表SCI论文5篇,合作在中文核心及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项,PCT专利1项。

演讲题目:井下中深孔现场混装乳化炸药性能研究

杨荣周

博士,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岩石爆破损伤与动力失稳机理方面的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R7)和安徽省工程爆破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R1)。发表国内外核心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SCI/EI) 20余篇。

演讲题目:爆破冲击诱发深部硬脆围岩-混凝土结构损伤及动力失稳机理

郑强强

博士,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讲师,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固体地球物理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岩石动力学、爆破理论与技术及岩体内部结构的四维成像。近年来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校企合作项目3项,以第一作者/通讯发表SCI/EI论文16篇。

演讲题目:动载作用下深部采场扰动岩体的破裂机制研究

联系方式

1、金属矿山开采安全与灾害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何 伟 18255501112

2、煤炭无人化开采数智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李 杨 15855128312

3、安徽省工程爆破协会

联系人:陈倩雯 13857939759

4、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联系人:马宏昊 13637098366

5、安徽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联系人:王梦想 15856689663

6、安徽理工大学化工与爆破学院

联系人:程扬帆 18709859395

7、中国科学院材料力学行为和设计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王鲁庆 18788836873

8、非煤露天矿山灾害防控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洪 明 19355508602

9、非煤露天矿山安全智能开采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重点实验室

联系人:张兵兵 15252017425

10、矿产资源绿色高效利用安徽省技术创新中心

联系人:周 正 17739621202

11、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赵福刚 13955581566

12、安徽江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顺波 15210501055

13、马鞍山矿山研究院爆破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杨海涛 15955546058

14、《金属矿山》杂志社

联系人:

王小兵 13615556075

曾文旭 15671605967

15、《现代矿业》杂志社

联系人:

周正军 13685558252

邹利平 18755544210

16、非煤矿山科技信息服务平台

联系人:赵 鹏 13955598297

附件下载:

2025(第三届)全国矿山爆破技术与器材交流会的通知

参会回执

图片

中钢矿院出版传媒中心

新媒体矩阵

图片

图片

新媒体发展部:0555-2309838 赵鹏

编辑:戴颖熠

审核:王小兵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