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交流借鉴】改换混凝土减水剂提质增效案例

【交流借鉴】改换混凝土减水剂提质增效案例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本文选自《商品混凝土》杂志2024年第2期

改换混凝土减水剂提质增效案例

肖灿,陈大海,习水平,肖妞,宋笑

[摘 要]本文介绍了一个改换生产水混凝土减水剂提质增效的案例,对比使用两种减水剂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并对使用两种减水剂的混凝土成本进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减水剂;提质增效

0 前言

长沙印山恒强新材料有限公司的减水剂原来采购的是某牌减水剂成品(标记为A),技术性能和经济效益一般,现打算采用某化学厂的减水剂母液,自己复配(标记为B)来进行试验对比,确定站里提质增效的可行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本增效、节能降耗。

1 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

(1)水泥:使用印山台PO42.5水泥。

(2)粉煤灰:湘潭电厂II级灰。

(3)矿粉:江西诺瑞S95级矿粉。

(4)砂:江西润鼎干粉机制砂,含水率6%。

(5)石:使用江西润鼎碎石1-2籽。

(6)减水剂:使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

(7)水:自来水。

试配采用的C30混凝土配合比见表1。

2 试验方法

试配采用扩展度法,搅拌20L混凝土拌合物,由于状态都比较好,基准试配时(20L)扣除了150g水,对比试样也扣除150g水搅拌。试验对比了混凝土拌合物出机时和3个小时后的工作状态,见表2和图1。

由于印山恒强搅拌站距离工地比较远,加上印山水泥的特殊性,所以一般需考虑混凝土拌合物 3个小时后的流动度损失情况,增加混凝土的抗风险应对能力。

3 试验数据

每组试配留置了4组混凝土试块,分别为快测、7d、28d、60d强度,具体数据见表3。

根据试验结果不难看出,在强度都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某化学厂的B减水剂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更好、保持的更久,效果更显著,从而增加了混凝土抗风险应对能力。

4 减水剂成分和成本分析

实验室配制1000g样品配方如见表4。

单吨成本核算为1260.6元,加工成本50元/t,合计1310.6元/t。之前我站采购某牌减水剂单价为1680元/t,差价为369.4元/t,垫资额度几乎相同。按照C30的使用量6.8kg/m,可节约2.51元/m

5 结论

通过减水剂提质增效试验的结果比对,在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本次提质增效试验方案能一定程度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搅拌站实验室主任对于外加剂的了解,便于以后更好地控制混凝土,开展实验室的相关工作。当然,我们还应该进行多次的重复试验,确保数据的一致性、稳定性,才能用于指导生产。

供稿人:肖灿,陈大海等

编辑员:李海亮

审核人:孙继成,宁夏

【标准规范】

《建筑固废再生砂粉应用技术规范》行标

《建筑物绿色拆除与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技术规程》CECS

《预拌混凝土使用说明书》团标

《砂浆和混凝土用石屑》团标

《预拌混凝土产品质量追溯规范》团标

【会议培训】

2025全国混凝土行业创新发展与废弃物资源再生技术交流大会

第十届全国建筑固废和余泥渣土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大会暨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年会

2025第二十一届全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暨2025中国商品混凝土年会

预拌(商品)混凝土应用技术和工艺技能线上培训

混凝土(砂浆)试验检测方法实操教学线上培训

【咨询服务】

科技成果评价

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研究

高速公路及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

课题研究

研发中心建设

产品检测

绿色建材产品认证

[绿满庭院]《HJ建筑围护结构自保温技术体系》推广等

【建材“双碳”业务】

低碳胶凝材料研发与制备

复合掺合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与制备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利用

建筑垃圾再生砂粉应用技术

建筑垃圾再生轻粗骨料技术

碳化再生骨料制备技术

【期刊著作】

《新技术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图书

《常见预拌混凝土质量事故分析百例》图书

《预拌混凝土企业标准化试验室建设指南》图书

混凝土技术发展中心(以下简称“中心”)隶属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主要职能是跟踪分析和研究国内外混凝土行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全国混凝土行业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包括出版技术期刊、研究制定标准、开展技术咨询、举办技术会议、承担行业培训、从事认证评价和开发研究等,中心是建材情报所主要业务部门之一。中心拥有员工10人,其中博士3人,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中心挂靠的行业协会分支机构包括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中国散装水泥推广发展协会预制建筑产业专业委员会、中国砂石协会建筑固废利用分会、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双碳研究中心。依托中心成立的平台有预拌混凝土质量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混凝土行业数字化服务平台、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企业专家委员会(拥有200余名行业一线专家)、北京砼享未来工程技术研究院(会员制技术和管理服务)。

中心每年参与多个混凝土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项目,包括雄安新区混凝土项目咨询、河北省多个高速公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咨询、固废基胶凝材料和再生复合掺合料研发和制备技术,以及数十个混凝土企业的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预拌混凝土绿色产品认证和科技成果评价工作。

咨询电话:孙继成 焦素芳 李海亮 13520073698 13521286915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