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特斯拉离职一线员工爆料:19年入职,4年赚了170万,后跳槽去了小米汽车

特斯拉离职一线员工爆料:19年入职,4年赚了170万,后跳槽去了小米汽车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一名特斯拉上海工厂前员工的自述近日引发热议:2019年入职时,他作为蓝领技师获得7200美元股票期权,加上工资和加班费,4年累计收入约170万元人民币。然而,股票期权兑现后,他选择跳槽至小米汽车,直言“加班更多但待遇更高”。这一案例折射出特斯拉与国内新能源车企在薪酬体系、企业文化和员工管理上的深层差异。

一、薪酬体系:股票红利 vs 现金为王特斯拉:早期“造富神话”,后期回归常态
  • 股票期权激励:2019年特斯拉上海工厂成立初期,为吸引人才推出高额股票期权,蓝领员工普遍分得7000-8000美元期权(分4年行权)。随着特斯拉股价5年上涨20倍,早期员工仅股票收益即超百万。
  • 工资透明化:基本工资直接标注(如月薪1.2万-1.3万),不拆分绩效和津贴,加班费按1.5倍计算,每月上限36小时,普工年综合收入约12-17万元。
  • 福利保障:五险一金全额缴纳,补充医疗险覆盖员工及家属,提供低价宿舍和班车。
国内车企:高薪抢人,现金优势凸显
  • 小米汽车:技术岗年薪碾压传统行业,7年经验硕士工程师年收入达78万元;普工月薪8000-1万元,但需每天工作10-11小时、月休仅4天。
  • 比亚迪/蔚来:工程师年薪普遍30-50万元,一线工人月薪约6000-8000元,虽低于特斯拉,但加班强度更低。

差异点

  • 特斯拉早期通过股票绑定核心员工,但后期因股价波动和期权取消,吸引力下降;
  • 国内车企以高现金薪资和快速晋升通道抢人,但福利体系(如家属医疗)不及特斯拉完善。
二、企业文化:效率至上 vs 用户导向特斯拉:创业文化与高压管理并存
  • 价值观核心:唯快、创新、结果导向,鼓励员工“像老板一样思考”。
  • 管理风格:马斯克直接干预业务,常因突发决策(如收购推特)打乱项目节奏;2024年裁员10%后,员工士气受挫,高管离职潮加剧。
  • 争议点:Model Yoke方向盘等设计被批“为创新而创新”,偏离用户真实需求。
国内车企:性价比策略与“粉丝经济”
  • 小米汽车:继承小米“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理念,SU7定价52.99万元仍强调“性价比”,通过用户共创优化产品。
  • 蔚来/理想:注重用户社区运营,提供终身质保、换电服务等差异化体验,弱化“996”加班文化。

差异点

  • 特斯拉以技术颠覆为目标,但管理层决策波动性大;
  • 国内车企更强调市场适应性,通过用户反馈快速迭代产品。
三、员工管理:标准化流程 vs 灵活博弈特斯拉:制度化与高强度并行
  • 工时制度:工厂实行“做四休二”轮班制,每天工作12小时(含30分钟用餐),夜班津贴仅10元;自动化程度曾领先行业,但近年被国内车企超越。
  • 奖惩机制:全勤奖200元/月,但请假一次即取消;技术失误按规章严处,混日子文化难存活。

    以下是爆料细节:

国内车企:弹性空间与隐性压力
  • 小米汽车:工厂普工月加班费可达2543元(工作日1.5倍、周末双倍),但需接受“两班倒、月休4天”的高强度节奏。
  • 比亚迪/吉利:普工月均加班20-30小时,夜班补贴30-50元,管理更人性化但晋升通道较窄。

差异点

  • 特斯拉以标准化流程保障效率,但员工自主性受限;
  • 国内车企通过弹性薪酬激发积极性,但高强度工作引发健康争议。
两种路径,一场人才争夺战

特斯拉用股票红利和全球化视野塑造了早期“金饭碗”神话,但近年因管理动荡和文化僵化面临人才流失;国内车企则以高现金薪资、快速迭代能力和本土化福利体系攻城略地。这场博弈的背后,不仅是薪酬数字的较量,更是两种产业逻辑的碰撞:特斯拉追求“改变世界”的技术理想,而中国车企更擅长“满足市场”的生存智慧

未来,随着小米SU7、比亚迪海豹等车型冲击全球市场,这场围绕人才与创新的竞争,或将重塑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权力格局。

马斯克做过世界首富,雷军也做过一小时中国首富。

特斯拉是国际上新能源车企公认的龙头,小米汽车是后起之秀,也是最有可能在销量上击败特斯拉汽车板块的新势力车企。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公开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

0、重磅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PACK设计课程从入门到精通40讲+免费分享篇》视频-2024年课程安排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4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1、独家 | Ansys Fluent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热仿真从入门到精通28讲-2023年课程安排(电池包热仿真)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