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中国矿产资源保供要重视周边国家

中国矿产资源保供要重视周边国家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导 读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传统工业化和发展高端制造业叠加同步进行的,面临“大宗矿产”和“小宗矿产”消费同步扩张的态势,中国的矿产资源供应问题仍主要集中在油气、铁、铜等紧缺“大宗矿产”上。周边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且与我国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是我国资源供应不可忽视的重要来源。增强中国矿产资源供应能力,需要在加快国内“增储上产”能力建设的同时,维护好亚太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好局面和海外权益资源资产安全,并加强与周边国家矿业合作,努力拓展利用周边国家的资源来解决中国矿产供应的部分问题。

本文引用信息

陈甲斌,刘超,聂宾汗,余良晖中国矿产资源保供要重视周边国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25,38(1):39-47.

章节目录

CONTENTS

1 石油、天然气、铁、铜等矿产存在较大的供应压力

2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与中国具有很好的互补性

3 加强中国矿产资源保供能力的对策

全球没有哪个国家矿产资源供应是绝对安全的,中国也不例外。从目前情况看,中国石油、天然气、铁矿石、锰矿、铬矿、铜矿、铝土矿、钾盐等“大宗矿产”存在较大的供应缺口问题;锂矿、钴矿、镍矿等“小宗矿产”虽然也存在更大的供应缺口,但是拥有一批海外资源资产,与“大宗矿产”高外采率有本质区别。周边国家矿产资源丰富,与我国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是我国资源供应路径拓展不可忽视的选择空间。

1 石油、天然气、铁、铜等矿产存在较大的供应压力

从产业结构演进时序路径看,发达国家工业化分传统工业化和再工业化(又称发展高端制造业)“两步走”进行的。当前,发达国家在再工业化过程中,对矿产资源的关注主要集中在能源转型升级所需要的锂、钴、镍、稀土等“小宗矿产”,以及发展新材料所需的镓、锗等稀有稀散金属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传统工业化和发展高端制造业叠加同步进行,面临“大宗矿产”和“小宗矿产”消费同步扩张问题。我们认为,2050年前,中国矿产资源消费仍将维持高位态势,但从消费体量看,中国的资源供应问题仍主要集中在油气、铁、铜、铝等紧缺“大宗矿产”上。

1.1 中国约60%的常用矿产储量全球占比不足20%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和BP等国际机构数据统计,除钨、钼、锑、锡、稀土、钒、钛、石墨、萤石、钽等矿产外,中国大多数常用矿产的储量全球占比均低于20%,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铜、铝、钴、镍等全球占比不足5%。在可获取数据统计的26种常用矿产中,中国常用矿产储量全球占比“够本”的大概有10种矿产(图1a),其中煤炭、石油、天然气、铁、锰、铜、铝、钾盐、磷等“大宗矿产”,以及锂、钴、镍、铼、锆等“小宗矿产”储量在全球欠丰。

image.png

1.2 中国约60%的常用矿产储消比不足20

中国常用矿产资源储消比总体较低,其中石油储消比仅5.1,铜、铝、锰分别约为2.5、3.2、3.3,钴、镍分别为1.2和11.7。在可获取数据统计的32种常用矿产中,储消比“够本”的大概有13种(图1b),而且用量大的“大宗矿产”供应能力普遍偏弱。

1.3 中国部分矿产外采率超过50%

中国常用矿产资源禀赋不均衡,主要常用矿产外采率居高不下。在可获取数据统计的33种常用矿产中,外采率低于50%的大概有17种,铜、锰、铬、镍、钴等矿产外采率超过80%。有关数据表明,用量大的“大宗矿产”供应普遍大规模依赖进口。

基于对常用矿产的储量全球占比、国内储消比和外采率等3个因素的初步分析,以满足21世纪中叶把中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资源需求为主要目标,初步认为:在33种常用矿产中,煤炭、磷、钒、钛、钨、钼、稀土、镓、锗、铟、石墨、萤石等矿产国内供应比较充分,锡、锑、铼等矿产供应能力欠妥,石油、铁矿石、锰、铬、铜、铝等矿产供应压力较大。

2 周边国家矿产资源与中国具有很好的互性

2.1 周边国家煤炭、天然气、铁、铬、铜、铝、镍等一批矿产的储量全球占比总体在20%及以上

中国周边邻国北有俄罗斯、蒙古,西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南有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东有朝鲜等。这些国家大部分在地史上都经历过不同的地质演化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地质构造面貌。例如有较稳定的西伯利亚地台、印度地盾和印支-南海地台,也有较活动的乌拉尔-蒙古弧形造山带、西太平洋岛弧造山带和特提斯-喜马拉雅造山带,从而造成多种成矿环境,形成了较为丰富的、众多的世界级矿床。其中,石油、天然气、煤、铀、铁、镍、钨、锡、铜、铅、锌、铝、镁、钒、钛、金、铂族金属、稀土、钾盐、硫、磷、重晶石和宝玉石等矿产在周边国家都很丰富。据统计,周边国家煤炭、天然气、铬、镍、钨、锡、金等一批矿产的储量总体占全球30%及以上,铁、铜、铝等矿产的储量基本占全球20%以上(表1)。

image.png

周边国家在矿种分布上差别很大。以中国存在较大供应压力的矿产为对象,从周边国家资源储量分布情况看,俄罗斯资源最丰富,与中国资源互补性较高的矿产有7种,印度、哈萨克斯坦各有6种,印度尼西亚有5种,越南有3种(表2)。

image.png

2.2 周边国家煤炭、天然气、铬、镍、锡等产量占全球20%以上,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钾盐等产量较大

周边国家大多属于发展中国家,对发展矿业普遍较为重视。但是,从周边国家资源禀赋和实际生产情况看,资源开发主要以能源和有色金属矿产为主,其中天然气、镍、锡等矿产品产量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从有关统计或报道数据资料看,周边国家煤炭、天然气、铬、镍、锡、金等产量占全球20%以上,石油、铁矿石、铝土矿、钾盐等产量也占全球15%左右(表3),是全球矿产品初级原材料供应的重要组成对象。

image.png

2.3 周边国家油气、铜、铝、镍、钾盐等矿产品出口量占中国进口总量15%以上

周边国家在石油、天然气、铜、铝、镍、钾盐等矿产上形成了较大的生产供应能力,并且在全球出口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从有关统计或报道数据资料看,2022年周边国家煤炭和镍出口量均占全球50%以上,钾盐和钨出口量占全球30%~40%,天然气和铜出口量约占全球20%,石油、铝土矿和金出口量全球占比超过10%(表4)。

image.png

中国是周边国家矿产品贸易的主要对象之一,其中石油、天然气、铜、铝、镍、钾盐等矿产品主要出口到中国,占中国矿产品进口的比例维持在15%~30%,为中国矿产资源供应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特别是镍矿,周边国家供给占到进口总量的85%左右(图2)。

image.png

2.4 利用周边国家矿产资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如果不考虑诸多扭曲市场因素的影响,周边国家将其出口的矿产品一并转移出口到中国市场,那么周边国家的天然气、钾盐、镍等矿产基本可以平衡中国的供应缺口;石油和铜如果“满额”出口到中国,则可以再增加10%~20%的进口前景(图3)。如果中国加强对周边国家矿产资源产业的投资助力其“上产”,那么石油、铜等“大宗矿产”有望再增加30%~50%的进口供应潜力。

image.png

3 加强中国矿产资源保供能力的对策

3.1 维护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大好局面,以经贸合作促进资源性产品贸易有序流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国执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一贯致力于搞好睦邻友好关系,主张国家不论大小和贫富都应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政,共同参与国际事务,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共创有利于共同发展和繁荣的国际环境;相互支持、相互同情,建立以和平发展为中心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既是维护亚太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充分利用周边国家资源的现实需要。

与中国海陆相邻的国家有20多个,他们的社会经济制度各不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其中日本和俄罗斯属于工业发达国家,而俄罗斯在苏联解体后经济国际实力明显下降,其余均为发展中国家,但在产业、资源、技术、资金等方面各有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综合国力及科技水平明显提高,应当充分利用经济体量、技术和产业齐全的基础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产业合作,尽可能消除贸易壁垒障碍,推进产业链、供应链利益捆绑,保障资源产业发展互通有无。特别是周边国家的天然气、钾盐和镍已经具有较大生产和出口能力,应充分发挥毗邻的地缘优势,加强经贸合作,力争更多的矿产品流入中国市场,使得这3种矿产从解决中国资源供应问题的潜力转化为解决实际供应问题的能力和实力。

3.2 充分利用已有的多(双)边合作机制,加强对周边国家矿业领域的投资,拓展利用周边国家资源来解决中国供应的部分缺口问题

油气、铁、铜、铝等“大宗矿产”在周边国家有丰富的资源储量,但是它们的产量全球占比和储量全球占比不匹配,例如铜,周边国家资源储量占全球总量的19.7%,而产量仅占全球总量的7.4%;铁矿石、铝土矿、天然气等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产量全球占比低于储量全球占比的情况表明周边国家矿业开发投资不充分。目前,周边国家大多通过鼓励矿业开发来发展经济,表明中国在周边国家矿业投资仍有很多的新机遇,中国在印度尼西亚的镍资源产业投资、在老挝的钾盐开发投资都充分说明了这些问题。

中国企业应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倡议、金砖国家组织、上合组织,以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CP)、东盟矿业论坛等组织或平台的作用,发出中国鼓励并推动国际矿业合作的声音,本着平等互利、共同繁荣的原则,大力开展与周边国家矿产资源产业合作,彰显中国在全球资源治理和国际矿业合作中的担当精神。为树立负责任的大国形象,避免社区矛盾,推动资源领域合作走得更深更远,可通过帮助地方修缮水电项目、兴建社区诊所,积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医疗和教育条件,以及助力地方经济增长和资源国可持续发展等路径,赢得海外资源勘查开发合作的主动权。如果中国企业加强对周边国家的矿业投资,利用好周边国家的石油、铁、铜、铝等资源,完全有望在现在的基础上减轻对非洲、美洲或大洋洲等远距离国家部分资源30%~50%的依赖。

3.3 积极维护锂、钴、镍等能源转型金属矿产海外权益资源资产安全,筑牢能源转型金属矿产产业链全球优势地位

中国锂、钴、镍等能源转型金属矿产储量在全球不具优势,但是在企业“走出去”的努力下,中国就这些矿产在印度尼西亚、刚果(金)、南美锂三角、澳大利亚,以及非洲津巴布韦等国家已取得一批资源资产,为支撑中国能源转型金属矿产产业链全球优势地位奠定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但是近几年,一方面,大多资源国频繁调整矿业政策,如印度尼西亚不仅限制原矿出口,而且要求在本土建设冶炼厂延伸产业链;非洲一些资源国也在仿制印尼政策;南美锂三角是在主张资源国有化的同时,提高矿业税费标准;加拿大以国家安全为由直接清退中资企业的锂矿资源开发股份。另一方面,美西方国家为了提升能源转型金属矿产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建立“矿产安全伙伴关系”等各种多(双)边合作机制,使得中国锂、钴、镍等能源转型金属矿产海外资源资产面临较大挑战,急需维护海外权益资源资产安全。

3.4 锰矿和铬矿必须立足南非,积极拓展加蓬、加纳等国家提升中国资源的供应能力

中国锰矿、铬矿资源外采率多年来都超过90%,而且进口主要来自南非。例如2023年,中国锰矿进口近50%来自南非、铬矿80%以上来自南非。如果要进一步提高供应能力,则必须拓展加蓬、加纳等非洲国家(2023年从加蓬、加纳进口的锰矿约占中国总进口的27%)。从目前情况看,非洲已成为国际矿业投资的热点靶区,且美国正致力于建设非洲资源走廊,并于2023年10月签署了“洛比托走廊”谅解备忘录,计划修建横跨安哥拉、刚果(金)、赞比亚三国的铁路,同时加大对沿线国家矿产、能源、数字基建等领域投资,使其成为横贯中部非洲和南部非洲的重要战略通道和贸易走廊,目标可能是便于刚果(金)、赞比亚等国家的关键矿产出口美欧,确保美欧获得铜、钴等能源转型关键原材料。为提升中国锰矿、铬矿等紧缺矿产的全球配置水平,矿产资源领域国际合作立足南非的决心不能动摇,同时必须拓展加蓬、加纳、刚果(金)和赞比亚等少数国家。

3.5 加快国内“增储上产”能力建设,提升废旧资源二次利用水平,不断增强供应的兜底能力和实力

强化资源潜力工作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被忽略,需要立足“家底厚、饭碗满、产业强、供应稳”的资源强国建设目标,扎实推进找矿不断取得新突破。与此同时,强化制度保障,依法依规保护矿业权人合法权益,不再让“无矿市、无矿县”观念滋生蔓延侵蚀矿业根基。要发挥大企业在保供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及时解决大企业“有意愿缺地盘”的现实问题,提升大企业“上产”潜能。要攻关低品位、难选冶、共伴生,以及“城市矿产”综合利用技术,并辅以政策支持,力争更多地实现“呆矿活用、劣矿优用、废物再用”,为“上产”提供更多的资源保障。例如铜,目前美国等发达国家废杂铜的回收可以解决本土40%左右的需求量。中国2020年前后的耗铜产品,将在2035年左右陆续进入报废期,届时有望产生约400万吨/年的铜替代原料,将有望解决国内30%左右的铜原料需求。这就需要国家对废杂铜、废料回收加强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如减免回收企业所得税、对企业进行补贴等,大幅提升国内再生铜产量比例。

作者信息

作者简介:陈甲斌(1974—),男,江西省吉安市人,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工学博士,主要从事矿产资源形势分析与资源战略规划研究。

设计、一审 | 吕睿 二审 | 吴桐

三审 | 孙君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