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地质勘查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2024—2025年)
中国自然资源经济研究院地质勘查行业研究所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地勘产业专业委员会
宏观经济形势
全球经济呈现缓慢增长态势,不确定性仍然存在。2024年,全球通胀压力虽有所缓解,但仍高于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新政频出,给全球通胀带来了较大的上行风险,也给全球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加之经济全球化遭遇强劲逆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升级等因素,全球经济呈现缓慢增长态势,产业链、供应链重构不断深化,呈现本土化、区域化、多元化发展态势。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提升内需动力、保持经济增速对于稳定我国发展大局至关重要。在面临国外关税上调、地缘风险仍存的背景下,我国将积极维持国内市场稳定,应对外部压力,继续发挥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作用。
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但仍面临国内外诸多挑战。2024年,我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表现出较强韧性,基础稳、优势多、潜力大的基本面没有变,“两新”“两重”政策实施成效明显,有力支撑了全年经济增长。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2023年增长5.0%,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当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升级阶段,传统增长动能减弱,新动能尚未完全形成,还需继续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扩大国内需求,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国际黄金价格飙升,我国黄金储备创历史新高。2024年国际黄金价格经历了显著的波动和强劲上涨,全年累计涨幅超过27%,创14年来最大年度涨幅,共40次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图1)。2024年,伦敦金银市场协会(LBMA)黄金定盘价从1月初的2065.45美元/盎司上涨至12月底的2625.35美元/盎司,全年最高定盘价为10月底的2784.42美元/盎司。驱动国际黄金价格上涨的核心因素包括:地缘政治冲突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推动黄金的避险需求激增;全球央行大规模收购黄金,2024年收购总量达1045吨,连续三年超千吨;全球黄金投资需求同比增长25%,创四年来新高;美联储降息预期和美元指数走弱进一步抬升金价,特朗普出台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推高黄金风险溢价。
(数据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Price Chart)
图1 2023年1月—2025年1月全球大宗矿产品价格变化
注:图例中的LBMA指伦敦金银市场协会;NYMEX指纽约商品交易所;LME指伦敦期货交易所。
2024年我国黄金产量稳中有升,其中国内原料产金377.24吨,同比增长0.56%,进口原料产金156.86吨,同比增长8.83%,大型黄金集团境外矿山实现矿产金产量71.94吨,同比增长19.14%。截至2024年12月底,我国黄金储备量为2279.57吨,位居全球第6位,黄金储备量再创历史新高。
多重因素影响铁矿石价格波动较为明显2024年,铁矿石价格整体呈现反复升降、波动较大的态势。第一季度因钢厂低产量和高库存压力,铁矿石价格承压下行,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62%铁矿石的价格从年初136.37美元/吨的高点降至100.41美元/吨;第二季度随着全球钢铁需求复苏和钢厂复产预期升温,价格逐步回升至117.52美元/吨;随后又呈持续下降态势,10月铁矿石价格一度跌至91.60美元/吨;第四季度出现阶段冲高,回升至112.39美元/吨(图1)。
有色金属铜的价格波动上涨,镍的价格疲软,锌的价格温和增长。2024年,受供应紧张和需求韧性支撑,国际铜价整体呈现波动上行态势。全年铜价中枢抬升,5月下旬伦敦期货交易所(LME)A级现货铜的价格一度高达10800.81美元/吨,其间NYMEX铜价与LME铜价差因关税预期一度扩大至1200美元/吨的历史极值,后因套利交易有所收敛。有色金属镍的价格则呈现震荡下行态势,是全球跌幅较大的金属之一。2024年12月底,LME现货镍的价格跌至15089.38美元/吨,受全球镍产能过剩与需求疲软拖累,印度尼西亚等主要产镍国家持续释放产能,叠加新能源产业需求增速放缓,导致镍库存累积。此外,新型电池技术(如钠离子电池)的推广,部分替代了镍在新能源动力电池中的应用。2024年全球锌锭社会库存累积量低于预期,叠加基建投资加速和制造业复苏拉动镀锌消费,导致国际锌价的温和增长。全年锌价呈现先抑后扬走势,12月底伦敦期货交易所(LME)99.995%现货锌的价格为3014.50美元/吨(图1)。
碳酸锂价格2024年全年低位调整。021—2022年,碳酸锂价格历史性暴涨,全球平均价格一度高达67262.00美元/吨(折合人民币60万元/吨),随后全球产能迅速扩张,库存压力加剧,直接导致2023年碳酸锂价格大跳水,跌幅超过80%,进而导致全球主营锂矿勘查开发公司的总市值出现大幅缩水。受产能过剩持续加剧影响,2024年碳酸锂价格仍在低位徘徊,上半年全球平均价格从年初的14483.70美元/吨一度跌至10231.00美元/吨,下半年受阶段性补库需求价格有所反弹,但受制于前期供需过剩,反弹幅度有限(图2)。
(数据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Price Chart)
图2 2023年1月—2025年1月全球碳酸锂价格变化情况
展望未来,虽然目前锂矿产能过剩,但国际能源署(IEA)表示到2030年全球用于清洁能源技术的矿产需求预计将翻倍。2024年全球碳酸锂的供应量超90万吨,同比增长约30%,其中我国产量达70.1万吨,全球占比高达77.89%。同时,我国锂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锂辉石型、盐湖型、锂云母型锂矿新增资源量均超过千万吨,使我国锂矿储量全球占比由6.0%提升至16.5%,排名从第六位跃升至第二位。这些积极因素将会使2025年及以后我国锂盐的进口依存压力进一步缓解,并将重塑全球锂矿资源分布格局。
矿业形势
全球矿业形势呈现“分化与重构”特征。2024年,全球矿业在能源转型与地缘博弈中艰难平衡,传统矿产(如煤炭、铁矿石)承压,而战略矿产(锂、铜、贵金属)因能源转型需求而崛起。地缘政治冲突与重要供应链重构对各国矿业发展的挑战日益凸显,政策导向、技术进步和ESG发展已成为矿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全球矿业发展将继续呈现这种“分化与重构”的局面,绿色化与智能化转型加速,战略性矿产(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保障愈发重要。
我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延续增长趋势,成为工业领域投资的重要驱动力。2024年,我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连续三年保持正增长态势(图3)。分行业看,有色金属矿采选业表现突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6.7%;其次是非金属矿采选业(12.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9.4%)和黑色金属矿采选业(6.9%);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是唯一同比负增长的子行业,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了1.8%。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
图3 2024年1—12月我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及利润总额同比增长情况
我国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是国家战略、市场需求、政策改革、技术进步及全球矿产品供应链重构共同作用的结果。2025年,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将持续推进,相关财政资金投入增加将继续带动社会资本参与;新旧动能转化的深入推进将提升锂、稀土等战略性矿产需求;新《矿产资源法》的实施将继续优化我国矿业权出让制度;区域成矿理论及装备研发的突破,将继续提高勘查效率和资源发现率;全球供应链的不稳定性将继续促使我国加强国内资源保障,减少对进口矿产的依赖。
我国采矿业利润总额下行态势趋缓。2024年,我国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11271.90亿元,同比下降10.0%,但降幅较2023年收窄9.7个百分点,表明行业逐步恢复(图3)。各子行业表现差异显著,受益于国际能源价格高位波动和国内油气勘探突破,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14.2%;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利润总额增长17.3%,这得益于新能源产业对锂、稀土等战略矿产的需求激增,叠加黄金价格上行带动相关企业利润增长;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和非金属矿采选业则是由盈转亏,利润总额分别下降2.9%和4.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同比下降最多,降幅达22.2%,主要是由于煤炭市场需求放缓导致煤炭价格下行。
地质勘查形势
融资压力与投资策略的调整导致全球有色金属勘查预算连续两年下降。2024年,全球有色金属勘查预算为124.8亿美元,较2023年的128亿美元下降约3%(图4),这主要是受初级、中级矿业公司在风险勘查板块融资困难、相对高利率环境、勘查板块投资者信心不足、投资策略有所调整等影响。标准普尔(S&P CIQ Pro)预计,2025年全球有色金属勘查预算将继续小幅缩减。
(数据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Exploration Insights CES 2024)
图4 1997—2024年全球有色金属勘查预算变化情况
分矿种看,2024年金矿的勘查预算为55.5亿美元,占比仍为最多(44.0%),但受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传统金矿勘探区纷纷削减预算影响,较2023年预算下降约7.0%;铜矿勘查预算达32.0亿美元(占比26%),同比略有增长;尽管整体勘查预算下降,但受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需求驱动的影响,锂矿和镍矿的勘查预算均同比增长30%,分别达11.1亿美元和5.3亿美元;钴矿的勘查预算为5110万美元,降幅为35.0%;铀矿勘查预算增加3500万美元,稀土预算增长近5000万美元,反映出核能和绿色技术需求的上升。战略性矿产(关键矿产)勘查预算在总预算不断缩减的情况下逆势增长,表明其在全球都有巨大需求量,也凸显了能源转型对矿业结构的重塑。2025年战略性矿产(关键矿产)勘查预算所占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分阶段看,风险最高的普查阶段预算在全球勘查预算中所占份额逐年降低,2024年普查阶段预算处于历史最低水平,仅为27.9亿美元;详查和矿区勘查阶段预算分别为47.1亿美元和49.8亿美元(图5)。标准普尔(S&P CIQ Pro)预计,2025年有色金属勘查预算将延续这一趋势,表明不容乐观的投资环境正迫使高级(大型)矿业公司更加专注于勘查已知矿床的资源,而以风险勘查为主业的初级、中级矿业公司融资则愈发困难。
(数据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Exploration Insights CES 2024
图5 1997—2024年全球有色金属勘查预算不同阶段所占比例
全球地勘活动指数低位运行,勘查活动预计持续低迷状态。自2022年全球地质勘查活动转冷以来,勘查活动指数(PAI,不包含中国地质勘查相关经济数据)一直处于下行趋势。2024年,全球PAI指数整体低位运行,在第三季度小幅回升至98后,第四季度连续下降,12月PAI指数为81(图6)。这反映出全球矿业公司的勘查活动仍不活跃,勘查市场还处于低迷调整期,受勘查预算持续减少的影响较大。2025年,随着风险勘查板块融资的持续减少,初级、中级矿业公司数量可能会有所减少,高级(大型)矿业公司的投资也会有所收紧,这也将导致全球勘查活动整体延续低迷状态,PAI指数可能会低于90,但是战略性矿产(关键矿产)的勘查活动会持续活跃。
(数据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IM January 2025
图6 2022年11月—2024年12月全球矿业公司地质勘查活动指数、勘查价格指数及公司总市值变化情况
PAI指数是标准普尔(S&P CIQ Pro)衡量整体勘查活动水平和方向的指标,通过将矿业公司重要的钻探结果、初始资源量公告、重要的融资、积极项目进展,以及金矿和贱金属矿/其他金属矿的成分指数(不包括特种金属)纳入一个单一的可比指数,并以2008年5月的指数值为100进行校准。2024年12月纳入PAI指数计算的矿业公司数量为2670家,其中不包含中国矿业公司和地勘单位相关数据。
全球勘查价格指数(EPI)则平稳升高,2024年10月EPI指数创造了219的历史极值,随后略有下降,12月EPI指数为212。这项指数的高位运行表明各个矿种的勘查成本在不断上涨,这也是导致勘查活动低迷的重要原因。2024年12月,全球2670家矿业公司总市值为2.08万亿美元,同比下降4.8%(图6)。
EPI指数是标准普尔(S&P CIQ Pro)衡量贵金属和贱金属价格相对变化的指标,以每个矿种的总勘查支出的百分比加权作为其在特定时间对行业相对重要性的代表,包括金矿、铜矿、镍矿、锌矿、银矿、铂矿、钴矿、钼矿等8种矿产品。EPI指数同时也受金属价格波动影响,并以2008年5月的指数值为100进行校准。2024年12月纳入EPI指数计算的矿业公司数量为2670家,其中不包含中国矿业公司和地勘单位相关数据。
积极项目进展数量同比略有增长,重要钻探结果数量明显走低。2024年,全球矿业公司取得积极进展项目的数量累计52个,同比略有增长,第四季度积极进展项目数量回升明显。消极进展的项目数量同比减少2个,其中下半年数据表现较好(图7)。2024年,全球矿业公司重要钻探结果数量累计1458个,相较于2023年同期的1871个出现明显下降。
(数据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IM January 2025
图7 2022年11月—2024年12月全球矿业公司积极进展项目情况
注:图例中Fea为Feasibility,代表项目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Pre为Preproduction,代表项目投产前的阶段;Prd指Production,代表项目进入生产阶段。实线图例代表积极进展项目,用正值表示;虚线图例代表消极进展项目,用负值表示。EPI为勘查价格指数。
贵金属初始资源量报告整体缺乏突出表现,有色金属铜、镍的初始资源量2024年下半年有较大发现。标准普尔(S&P CIQ Pro)初始资源量公告显示,2024年全球矿业公司共发布公告42个,明显低于2023年的66个。就报告的资源量而言,贵金属整体缺乏突出表现,有色金属铜、镍在2024年下半年有较大发现。贵金属方面,2024年金矿的初始资源量累计报告2827.14万盎司,明显低于2023年的3713.14万盎司;银矿的初始资源量累计报告16203.91万盎司,远低于2023年的79761.48万盎司,其中8月、9月和11月报告初始资源量较多,分别为3455.34万盎司、3078.01万盎司和4990.10万盎司。
贱金属方面,2024年铜矿初始资源量累计报告398.00万吨,同比下降47.52%,主要来自7月(121.47万吨)和10月(181.38万吨)的资源量报告;铅锌矿累计报告358.51万吨,同比下降70.57%,其中9月锌矿报告297.54万吨;镍矿累计报告500.60万吨,同比下降19.40%,在12月表现突出,单月报告资源量366.5万吨(图8)。
(数据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IM January 2025)
图8 2022年11月—2024年12月全球矿业公司初始资源量公告
初级和中级矿业公司融资额持续下降,风险勘查市场呈动荡态势。初级和中级矿业公司是前期风险勘查的主体,其融资动向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投资者对勘查市场的信心。2024年,初级、中级矿业公司累计融资额约102.69亿美元,同比下降11.64%。其中,第一季度全球初级和中级矿业公司融资较为惨淡,累计融资额仅为14.3亿美元;进入第二季度,风险勘查融资额回升,4月和5月融资额均突破11亿美元,在近3年数据对比中属于强劲表现;第三季度融资额又出现连续下降,9月仅募集4.10亿美元;第四季度融资额回升明显,10月完成融资额16.11亿美元,环比增长292.93%(图9)。这表明受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仍然存在、地缘政治冲突升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投资者对风险勘查市场的信心起伏不定。2025年,随着融资环境分化,初级、中级矿业公司的融资渠道将进一步收窄,而大型(高级)矿业公司依托其内部稳定的资金储备和获取的战略项目,融资额会保持相对稳定。
(数据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IM January 2025)
图9 2022年11月—2024年12月全球初级和中级矿业公司融资
注:初级、中级矿业公司以风险较高的矿产勘查为主营业务,其勘查投入占国外固体矿产勘查总投入的60%以上,是商业性矿产勘查市场的主力军,而高级矿业公司从事勘查业务较少,且其勘查资金一般是通过公司的自有资金筹集,不需要在市场进行融资,所以初级、中级矿业公司的融资金额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全球勘查市场的融资水平。
从不同矿种的融资情况看,2024年金矿融资额累计47.56亿美元,占全部矿种融资总额的46.31%,占比略有回升,其中10月完成融资10.20亿美元;贱金属矿/其他金属矿的融资额累计34.99亿美元,同比减少4.85亿美元,占全部矿种融资总额的34.07%;特殊金属矿融资额占比最低,累计融资20.14亿美元,同比下降37.12%,占全部矿种融资总额的19.61%(图9)。
全球矿业公司钻探项目数量和报告钻孔数量延续下降趋势。2024年,全球矿业公司钻探项目数量累计2750个,同比下降19.99%;报告钻孔数量累计43613个,同比下降18.61%(图10)。总体来看,2024年第四季度,该项数据有所提升,但全年数据仍延续2023年的下降趋势。钻探项目数量和钻孔数量是衡量勘查活跃程度最直接的指标,这两项数据的持续下降,也印证了勘查活动还未摆脱低迷状态。
(数据来源: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 - IM January 2025)
图10 2022年11月—2024年12月全球钻探活动情况
分矿种看,2024年金矿钻探项目完成1452个,虽然占比最高(52.80%),但同比减少219个;铜矿钻探项目完成427个,占比15.53%,同比减少31个;铅锌矿钻探项目完成138个,同比下降较多(35.51%);特殊矿种钻探项目完成406个,同比下降28.27%。
全国地勘行业动态
新一轮找矿突破行动取得新进展。2024年,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取得显著成果,大幅提升了能源资源安全保障能力。在能源矿产领域,新增10个亿吨级油田和19个千亿方级气田,鄂尔多斯盆地探明3个千亿方级深层煤层气田,地质储量突破5000亿立方米;琼东南海域发现全球首个超深水超浅层大型气田,新增天然气储量超1000亿立方米。铀矿资源量大幅增长,探获10个大型铀矿床,在甘肃泾川县发现特大型铀矿,夯实了核能资源基础。大宗矿产方面,西藏铜矿预测资源超亿吨,成为世界级铜资源基地;山东齐河—禹城形成亿吨级富铁矿基地;山西孝义发现我国最大单体铝土矿(新增1.08亿吨)。金矿新增资源量1570吨,莱州西岭金矿跃居全国最大单体金矿床。战略新兴矿产实现突破,四川雅江探获亚洲最大伟晶岩型锂矿,青藏盐湖锂资源量跃居全球第三;稀土、氦气等资源量显著增长,氦气探明储量达40.7亿立方米,大幅降低外采依赖。技术创新方面,攻克低品位资源利用难题,盘活铌、钛等“呆矿”资源,推广300余项先进技术,矿业产值增加超3700亿元。此外,进入“十四五”以来我国累计投入找矿资金4000亿元,2024年提供勘查区块超1400个,创十年新高,社会资金占比超90%,为能源资源供应链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自然资源部出台多项政策,有力支撑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2024年,自然资源部着力加大鼓励矿业投资、繁荣矿业市场的政策供给,充分调动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找矿积极性,要求在深入实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健全绿色勘查标准体系,提升绿色勘查技术装备水平,在生态保护红线内实行更加严格的绿色勘查要求。为此先后出台了《关于鼓励地勘单位和矿山企业提供勘查区块建议 促进战略性矿产勘查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4〕32号)、《关于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全面实施绿色勘查的通知》(自然资发〔2024〕122号)、《关于加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装备建设的指导意见》(自然资办函〔2024〕845号)等政策文件。
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多渠道拓展矿产勘查投入来源。河南省自然资源厅牵头,豫地科技集团和河南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发起设立河南地质勘查投资基金,扩大地质找矿资金投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会同财政厅组织区属矿业企业、地勘单位共同组建总出资规模18.01亿元的风险勘探投资基金;四川省财政厅、自然资源厅和税务局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调整四川省矿业权出让收益分享比例的通知》(川财资环〔2024〕30号),精准激励矿产资源开发积极主动的市县,将更多的矿业权出让收益留在市县和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进一步优化矿业开发用地政策,印发《关于高质量推进建设项目使用林地草原手续办理十六条政策措施的通知》,规定经依法依规批准的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项目及直接服务于勘探开发的配套附属设施项目可以占用基本草原;甘肃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通知》(甘资规发〔2024〕4 号),要求围绕重点成矿区带,持续提高1∶5万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程度;辽宁、宁夏、新疆等省(自治区)也进一步完善了矿产资源管理政策。
我国继续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出口管制。2024年12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管制的公告》,决定加强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的出口管制,原则上不允许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出口,并对石墨两用物项的对美出口实施更严格的最终用户和最终用途审查,禁止两用物项对美国军事用户、军事用途的出口。镓、锗等对于芯片制造和军工产业尤为重要。中国宣布对美出口管制,会对美国五代战机和神盾级驱逐舰的生产带来巨大的影响。2024年我国的出口管制将镓、锗等小金属价格持续推高,均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我国继续收紧相关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政策,2月,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对钨、碲、铋、钼、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钨、碲、铋、钼、铟属于小金属和战略性矿产,在诸多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广泛应用。以上矿种均为我国的优势矿种,新的管制措施实施后,其国际价格或将迎来大幅上涨。
SP成员国继续加强对战略性矿产(关键矿产)资源的竞争。2022年成立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联盟(Minerals Security Partnership,MSP)是美国“友岸外包”政策的重要支点,其意图是重塑全球产业空间布局,从而形成新的地缘政治形态。2024年MSP成员国继续加强对战略性矿产(关键矿产)资源的竞争:2月,德国积极促进同阿根廷在关键矿产方面合作的双边关系,并就阿根廷国内铜、锂等资源的勘查开发达成了合作意向;3月,欧洲理事会正式批准《欧洲关键原材料法》,该法厘定了34种关键材料和17种战略材料,要求欧盟提高战略原材料的供应链能力,旨在改变欧盟各国对中国重稀土矿、南非铂矿等关键原材料高度依赖的现状;4月,法国计划恢复本国铜矿开采、加速推进锂矿项目开发,并与加拿大地质调查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重点围绕关键矿产与新兴矿产领域开展合作;7月,美国能源部宣布为2个项目提供近1000万美元的资金,用于煤炭、煤炭废物和煤炭副产品中生产稀土元素和其他关键矿产、关键原材料,用以补充国内关键矿产供应链;8月,美国表示将同阿根廷签署关键矿产领域投资和贸易协议,据称这是美国加强“把中国排除在外的”全球金属供应链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该协议也更加方便阿根廷同MSP其他成员国开展相关合作;10月,美国、印度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旨在发挥两国优势,扩大和改变关键矿产供应链,以增强两国关键矿产行业弹性。2025年,特朗普政府十分注重矿业领域美国优势的塑造,上任初期否定了拜登政府诸多行政事项,却延续了在“关键矿产”领域的矿业政策,其中之一是宣布有关能源和关键矿产的紧急状态,以阻止中国以国家安全的名义对该行业的控制。
2024年,北京、内蒙古、江苏、重庆、湖南、广东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勘单位改革取得新进展,具体报道详见2024年的第一季度、上半年、第三季度地质勘查形势分析简报。
执笔人:马少,邓锋,黄贤营,李为
设计、一审 :吕睿 | 二审 :吴桐 | 三审:孙君、邓锋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