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引领行业!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拉索检测技术亮相中央电视台

引领行业!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拉索检测技术亮相中央电视台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桥梁拉索的作用是什么?

为何要对拉索进行检测?

如何快速有效地检测出拉索内部钢丝的缺陷?

3月9日晚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

《实验现场》栏目

聚焦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

揭秘拉索检测技术

拉索的作用是什么?

桥梁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重要体现,如今,港珠澳大桥、沪苏通大桥、杨泗港大桥、朝天门大桥等一大批世界级桥梁跨越江河湖海和深沟峡谷,让天堑变为通途,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建造的非凡实力。

在这些众多的桥梁里,大跨度斜拉桥、悬索桥和拱桥是一道道最亮丽的风景线。在这些桥梁中,都会大量使用缆索。

缆索是关键的受力构件,直接承担桥面荷载,它们的损伤或断裂会直接影响桥梁的承载力,严重时会导致桥梁坍塌。因此,确保缆索的安全,对桥梁的安全至关重要。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主要从事桥梁建造的研究工作,其中,对桥梁拉索安全性的检测是一个重要方向。

为何要对拉索进行检测?

斜拉索或吊索是由高强度钢丝制成的,桥梁建成后,由于长期荷载会引起拉索的疲劳以及强度破坏,同时,风雨侵蚀、阳光辐射以及大气中的水分、盐分和氧气,都会对拉索产生不利影响。

一般来说,当钢丝的断丝率大于5%时就需要更换。传统检测方法主要是人工目视检查和使用光学设备进行表面检测。如果发现表面有损伤,再切开外表皮检查内部情况,但这种方法无法检测缆索内部深层钢丝的断丝,因为斜拉桥和大跨度拱桥使用的缆索都是由多根镀锌高强度钢丝组成,而大跨度悬索桥的主缆更是由上万根镀锌高强度钢丝组成,钢丝先编制平行纲丝束,每束有数十根细钢丝,主缆架设时,先将上百股预制平行钢丝束编排成六角形截面,再挤成圆形。在长期受力状以及可能进入缆索内部的腐蚀介质作用下,缆索内部的钢丝会产生断丝。

如何对拉索进行精准检测?

为了有效检测出缆索内部钢丝的缺陷,科研人员研发了一种漏磁检测技术。

漏磁检测是指铁磁材料被磁化后,当材料表面存在缺陷时,会导致磁导率发生变化,由于缺陷的磁导率很小,磁阻很大,使磁路中的磁通量发生畸变,磁感应线流向会发生变化,其中有部分磁通量会泄漏到材料表面上空,通过空气绕过缺陷再进入材料,于是就在材料表面形成了漏磁场,这样通过检测材料周围漏磁场的变化,就能推断其内部缺陷。

经过开窗检测,磁漏仪能准确定位病害钢丝部位,并且对不同病害程度也能在仪器上有明显表征,实际检测中并无错检和漏检,证明了这一方法合理有效。

未来,将磁漏仪集成到遥控的缆索机器人上,就可以在不破损缆索外表层的情况下,准确定位内部钢丝病害点,这能有力确保桥梁的结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桥科院)是中国唯一以桥梁科研为主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中铁大桥局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公司代管中铁桥研科技有限公司、武汉桥梁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建设有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智慧桥梁与隧道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形成了集科学研究、试验检测、监理咨询、产品产业“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高科技企业。桥科院还主办《桥梁建设》和《世界桥梁》两大专业期刊。

多年来,桥科院始终站在桥梁技术的最前沿,致力于解决桥梁建设中的重大技术难题,服务桥梁全寿命周期的健康与安全,紧贴桥梁工程实际,专注大跨度复杂结构的桥梁科研已完成科研项目3000余项,获得了17项国家级科技奖项,69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拥有7项国际专利、540余项国家专利、111余项软件著作权,荣获中国企业商业信用AAA级企业、中央企业先进集体、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等多项荣誉。

优势业务

施工监控

  • 近5年主跨1000米以上的悬索桥施工监控业绩领先竞争对手;

  • 主跨600米以上斜拉桥施工监控位列第一梯队。

健康监测

  • 整体位列第一梯队;

  • 集群桥梁智慧管养平台和铁路桥隧检养修平台领先竞争对手。

阻尼器

  • 斜拉索阻尼器占据国内70%市场份额,领先竞争对手;

  • 大吨位黏滞阻尼器在主跨1000米桥梁(6个)和800毫米以上大行程(9个)领域内领先;

  • 永临结合斜拉索减振器首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新材料

  • 国内特大型桥梁钢桥面铺装(UHPC)位列第一梯队。

监理咨询

  • 服务了18座千米级悬索桥,具有明显优势;

  • 钢结构监理咨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如虎门二桥主跨1688米悬索桥、石首长江大桥主跨820米斜拉桥等);

  • 隧道监理业务开展出色(如和燕路过江通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钢壳制造监理等)。

数字化业务链

  • 智能建造系统:推广应用百余座桥梁智能建造项目;

  • 智能检测设备:包括斜拉索检测机器人、梁底检测机器人、声光电磁系列无损检测机器人及高性能传感采集设备(首台套);

  • 集群桥梁管养:实施平潭跨海大桥和孟加拉帕德玛大桥的智慧管养项目,技术领先;

  • 公铁两用桥梁维修加固等:南京长江大桥,九江长江大桥,芜湖长江大桥桥面等铁路桥梁维修加固改造项目(原创技术)。

学术影响力

  • 《桥梁建设》和《世界桥梁》两大专业期刊均为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中国精品科技期刊”、“湖北精品期刊”等多项荣誉。

走进建设交通强国新时代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

将不忘致力桥梁科学研究的初心

牢记推动桥梁技术进步的使命

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企业精神

永远当先锋,奋进新征程

向着国际一流桥梁科技领军企业的目标奋勇迈进!

监制|舒智明

审核|祁曙光

编辑|何 敏

文字|徐洪江 邢 影 白红丽

【相关推荐】

聚焦两会|秦顺全:强化以“用”为导向的科创供应链平台建设 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

为大桥装除湿“空调”!双柳长江大桥主缆内部送气管道开始架设

看!桥梁工地机器人总动员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