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刘晓艳:
加强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农药中心副主任)
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是国家水网骨干工程和大动脉的重要节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水安全保障。但是,久治不绝的农业面源污染已逐渐成为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的首要威胁。
为系统解决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威胁,建议以丹江口水源地保护为示范,构建绿色农业政策体系。健全财政金融保障机制,激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市场动能。推动丹江口库区以上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立法,明确管理权责,强化多部门协同配合,通过法治手段确保“一库净水永续北送”。
全国政协委员徐睿霞:
进一步支持河套灌区节水增效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
河套灌区位于黄河“几字弯”顶端,是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河套灌区通过建设节水工程、优化调整种植结构、加强节水技术研究等举措,严控用水总量和强度,节水增效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建议国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支持力度,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节水工程资金、滴灌喷灌等节水设备补贴以及水价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帮助灌区加快节水改造,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和节水产业。同时,建议适当调增灌区用水指标,保证当地农业用水需求,适当调增生态补水指标,安排一定黄河水量保证乌梁素海流域生态工程建设、“三北”工程攻坚战落实和沙漠锁边,进一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全国人大代表杨正平:
完善河湖保护治理多元化投入与协同治理机制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检测计量中心化学分析室化验工)
良好的河湖生态能够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建议完善多元化投入与协同治理机制,在重点流域试点“生态管家”模式,遴选具有专业资质的环保企业承担干支流常态化管护,政府根据水质改善幅度、生物多样性恢复程度等指标分期支付服务费用;建立跨省界断面双向补偿机制;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运用AI(人工智能)水质预测、无人机巡检等技术提升管理效能。构建河湖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交易体系,以典型流域为单元开展生态产品总值核算试点,将水体净化、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隐性价值转化为可量化的经济指标。创新“河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国家层面制定河湖经济带发展规划,在确保生态安全的前提下,汲取发展水经济特色产业成功地区的经验,培育水经济特色产业。
来源:中国水利报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