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树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提到:“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年开行量已经突破1万列,运输货物品类超过1100种,通达全球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港口。”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物流通道,更是经济走廊。2024年,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量质齐升,累计发送货物96万标箱,同比增长12%,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已经成为中国连接东盟国家时间最短、服务最好、价格最优的陆海新通道。
“我所在的北部湾港,正是得益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加快建设,对外运输能力持续提升,增长速度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排名前列。”张树新表示。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企业加速融入全球产业格局。“过去,我们西部内陆的汽车出口到东盟国家,面临运输时间长、物流成本高等难题。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一辆新能源汽车从重庆运到东盟国家,相比传统运输路径,运输时间可以减少15到20天,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张树新说。
西部陆海新通道连着民生、系着民心,助力“小产业”开拓“大市场”。张树新说:“甘肃的土豆、宁夏的枸杞、重庆的柠檬、广西的白糖,搭乘新通道班列,走出大山向大海。柳州螺蛳粉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远销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香’飘海外。”
当前,黄桶至百色铁路建设项目加速推进。铁路部门积极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安全稳定开行,保障国际产业链畅通,更好服务我国与世界各国贸易往来。
文字:特派记者 唐萌
编辑:孙晓远 董畅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