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95后”双胞胎姐妹,都是铁路调度!

“95后”双胞胎姐妹,都是铁路调度!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她们是双胞胎

有着相似的面庞

和同样乐观的心态

还有一个相同的身份

铁路调度员

这对“95后”姐妹花

是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钦州车务段学习货运调度员陈一丹

钦州工务段生产指挥中心调度员陈一方

她们都坚守在铁路一线岗位上

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安全高效运输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

姐妹俩大学毕业后,通过了铁路校招,姐姐陈一丹成为钦州港站的一名外勤货运员,妹妹陈一方成为钦州工务段的一名线路工。

入路以来,她们在不同岗位发光发热,经受了一番历练,并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

姐姐

铁路“快递员”

“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

2023年,陈一丹调至钦州港东站担任学习货运调度员。钦州港东站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第一站。每天从接班开始,她基本忙得“挪不开窝”。

“2023年我刚来的时候,我们每天接发车16列左右,现在最高已经达到24列。2024年,车站13次打破装卸车作业纪录,年发货量比2023年增长了近一半,我们的工作量也快速增长。”陈一丹快语介绍道。

钦州港东站位于钦州湾内,股道的尽头是一片大海。每天,来自不同企业的货物集中运抵,陈一丹的主要工作是提前对接货主需求,根据车站的日班计划,合理安排各去向的货物成组装车,及时送出站。

“钦州港东站就像一个大型‘快递站’,我们是铁路‘快递员’。”陈一丹形象地描述道,“我和同事们利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不断提高编组效率,实现快装快卸。”

车站外墙面上,一块大牌匾记录着钦州港东站成长大事记:从2015年建站之初几万吨的年运量到2024年的720万吨,从3条股道、2名职工到13条股道、40多名职工……“跟着车站一同成长,我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每次经过这面墙,陈一丹都会驻足瞻望,“未来,我还会见证它拥有更大的能量。”

妹妹

铁道线之“眼”

“姐姐能坚持,我也能!”

“第一次冒雨出‘天窗’,我没穿对雨衣,下班回到家,一双脚都被泡肿了。”回忆起前几年做线路工的经历,陈一方一肚子的故事说不完。

陈一方当时所在的线路检查监控工区主要负责邕北、黎钦、南防线等多条铁道线设备的养护工作,管辖范围广、点多线长。职工平均每月参加“天窗”施工20余次,如果作业地点比较偏远,职工们往往晚上八九点便要集中出发,直到次日凌晨四五点才能回到工区。

“和姐姐抱怨过几次辛苦,但后来发现,姐姐的工作更辛苦。她能坚持,我也能。”说到姐姐,陈一方满眼的欣赏溢于言表。

在工区的三年,体重不到50公斤的陈一方扛过轨检小车,走过漆黑的隧道,翻过崎岖的山路……因为有姐姐的鼓励,她从未打过退堂鼓。

2024年,因工作表现出色,陈一方被调至钦州工务段生产指挥中心,成为一名调度员。

工作时,她要同时兼顾六个工作台,盯控全段9个道口、6个岗亭的现场情况,其中,也包括姐姐服务的钦州港铁路枢纽。刚刚过去的春运里,她通过调阅视频及时防范了可能影响行车安全的一处风险,受到单位表扬。

铁道“双生花”

“铁道线将我俩紧紧相连”

因两人都是倒班性质,姐妹俩一起休班的机会并不多,一起吃饭时,聊的大多也是铁路那些事。“这时,妈妈就会很无奈地说‘又开会了’。”姐妹俩不约而同地笑道。

在陈一方看来,姐姐从小就很优秀。“姐姐擅长沟通,休班的时候,我经常听到她和货主打电话,有些棘手的问题,她也能很好地解决。”她说。

在陈一丹眼里,妹妹是一个能吃苦、勇敢并乐观的女孩,是她的亲人,更是亲密无间的好伙伴。休班时,她会给上夜班的妹妹送夜宵;她值班归来,妹妹也常为她备一碗鸡汤。她们的工作并没有直接交集,四通八达的铁道线默默传递着彼此心照不宣的关心。

通过监控,我能看到铁道线上货物列车频繁往来,我知道,那里面有姐姐一份力。

我负责将车辆平安送出,妹妹守护列车一路畅行,铁道线将我们紧紧相连。

繁忙的西部陆海新通道上

列车奔驰不息

还有许多像一丹、一方一样的青年

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

用心守护着铁路运输安全畅通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广西记者站(南宁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图:彭婉云 施少明 温易松 李尚珍 吴柯荣 倪章儒

编辑:齐美华

审校:高珊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