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钢铁网讯: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5年国内宏观政策维持宽松,将实施更加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支持经济增长。需要注意的是,2025年我国外贸面临严峻形势,同时中国经济结构仍处于深度调整期,要完成今年5%的经济增长目标,需要更多增量政策的加持。
预计2025年中国钢铁消费降幅或收窄,同时要求钢铁行业产量调控。“稳楼市、促消费、产量调控”,供大于求的局面将缓解,2025年钢铁行业效益或将出现改善。
一、“稳”:2025年宏观政策维持宽松,支持经济增长
在2024年顺利实现5%GDP增长的背景下,2025年继续维持5%的经济增长目标,表明了中央稳增长的决心。其他目标来看基本与2024年保持一致,仅CPI同比增速目标较2024年略有下降,主要是当前CPI长期在低位徘徊,即使考虑到增量政策的驱动,物价的回升也不会太快。
在政策方面,中央提出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就业、产业、区域、贸易、环保、监管等政策表态也都趋向宽松。
财政政策来看,2025年安排赤字率比2024年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并表态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比上年增加5000亿元。2025年合计新增政府债务安排总规模11.8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9万亿元,财政支出强度明显加大。
货币政策来看,除表态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外,同时表示将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并提出创新金融工具,维护金融市场稳定等。我们认为,基于对货币政策的合理预期,全年有望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1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2万亿元市场流动性,必要时央行会果断重启国债购入或加大买断式逆回购等操作。
能耗政策来看,2025年目标是单位GDP能耗降低3%左右,较上年目标有所提高。根据“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期间全国能耗强度需降低13.5%,国家发改委此前初步测算显示,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后,“十四五”前三年全国能耗强度累计降低约7.3%,2024年能耗强度降低3.8%左右,超额完成目标,2025年若能降低3%,则“十四五”能耗下降目标能够完成。2025年全国节能降碳目标压力并不大。
总体而言,在更加积极有为的政策框架下,预计2025年中国经济能够实现5%的增长。而具体的政策落地会更加有节奏、有弹性,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二、“促”:中国经济结构处于深度调整期,扩大内需需要更多政策支持
2024年,中国GDP增长5%。从三驾马车来看,固投增长3.2%、社零增长3.5%、出口(人民币计)增长7.1%,显然主要的增长引擎在出口端,内需对经济的支撑略有不足。从各季度GDP增长来看,2024年二、三季度经济增速较低,四季度在一揽子增量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增速有所回升。
2025年全球贸易摩擦明显加剧,或将限制我国出口增长。2025年以来,美国对中国多次抬高贸易壁垒,先后两次对中国所有产品加征10%关税,又对钢、等产品加征25%关税,使中国商品的平均关税率升至39.3%。此外,欧盟、越南、韩国等多个国家不断对中国商品发起“双反调查”并加征关税,削弱了中国商品出口的价格优势,限制出口的增长。虽然贸易政策仍有博弈和谈判的空间,但单边主义抬头趋势不改,不断增大的关税风险也为中国商品出口带来一些不确定性。
外需支撑的下降需要依赖内需支撑回升来弥补。近年来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明显减弱,2025年内需稳健回升才能有效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这一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有所提及,2025年工作任务的第一项便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提到要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安排7350亿元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并持续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
然而扩大内需或将需要更多增量政策支撑来实现
投资方面,房地产探底尚未结束,基建又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影响,2025年建筑业投资或将难有较大增长,投资扩张重点将在制造业。而制造业投资增长依赖于需求的持续向好,以及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然而,目前国际上对中国高新技术的封锁依然存在,新质生产力的规模尚不能在短期内取代传统行业,因此制造业投资的扩张归根结底依赖于市场消费的持续好转。
消费方面,2024年下半年开始实施的“两新”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根据发改委报告,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超过680万辆,占当年消费总量的22%;八大类家电总销量超6200万台,促使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额较上年增长12.3%,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这些商品多为耐用品,更换周期在5-10年左右,2024年这些消费品需求被集中释放,如果没有更多有力的增量政策出台,2025年耐用品消费增速可能放缓。
三、 “调”:钢铁需求降幅或收窄、叠加产量调控,行业效益或将改善
2024年,中国钢铁供需双减,价格下行,行业利润明显收缩,过半企业出现亏损。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两新”政策继续加码扩围,预计仍将带动一部分制造业需求释放,将带动制造业用钢的增加;对冲建筑业用钢的下滑,2025年国内钢材需求预计降幅收窄。
3月5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到2025年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持续实施粗钢产量调控,推动钢铁产业减量重组。2024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5部门发布《钢铁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计划》,提到2024—2025年通过实施钢铁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和用能设备更新形成节能量约200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约5300万吨。2024年中国粗钢产量同比减少2377万吨,大约节能量约为1200万吨标准煤,尚未达到节能目标,因此预计2025年粗钢产量应继续下降。
综合来看,2025年钢铁在消费降幅或收窄、政策性产量调控背景下,行业供过于求的基本态势将缓解,钢铁企业效益将出现好转。
小编推荐
➤推荐服务:
聚焦钢铁行业,提供全国各地钢材、废钢、煤焦、铁矿石等现货贸易价格、实时行业快讯、钢厂调价信息、市场热点解读及研究报告。
▼速速扫码领取30天会员试用▼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我的钢铁网提供的信息仅供客户决策参考,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我的钢铁无关
➤推荐关注:
公众号回复【福利】获取粉丝专享福利
公众号回复【钢价】所有钢市价格短信免费订
点个「在看」 钢市大赚 !!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