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中钢矿院 | 大型超深金属露天矿山运输线路边坡灾害防控及快速恢复关键技术

中钢矿院 | 大型超深金属露天矿山运输线路边坡灾害防控及快速恢复关键技术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编者按】2020年以来,在中国工程院王运敏院士的指领下,以金属矿山开采安全与灾害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原金属矿山安全与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等为科研平台,中钢矿院始终心怀资源报国的信念,积极承担国资央企研究院的使命,聚焦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瞄准全球矿山安全开采科技前沿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基础理论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动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中钢矿院方案。

中钢矿院出版传媒中心(《金属矿山》编辑部、《现代矿业》编辑部、非煤矿山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特推出系列关键技术应用成果报道,供矿山工程技术人员参考借鉴,共同促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更加绿色、安全、高效、智能。

大型超深金属露天矿山运输线路边坡灾害防控及快速恢复关键技术

高效、稳定的运输系统是露天采矿作业的基础和关键。然而,金属非金属矿山深凹露天采矿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受开挖卸荷、爆破振动、高陡边坡复杂应力及部分矿山循环冻融等因素的影响,矿山运输道路及胶带运输系统所在边坡的安全隐患长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难点与痛点。边坡变形失稳及滑坡不仅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还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中钢矿院岩土所研发团队凭借多年深耕矿山领域的技术积累与持续创新,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为露天矿山的安全生产和连续作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2023年9月,新疆某大型铁矿露天采场上盘主运输公路大型坍塌滑坡,在无可靠方案情况下该铁矿一度面临关闭停产的风险。该矿山在国内多方考察和技术对比后,最终选择了中钢矿院提供的技术方案。研发团队针对矿区特殊的地质条件、边坡状况及开采进度,精准施策,于2024年4月正式实施该项技术,在短短4个月内成功恢复了采场主运输道路并有效阻止了进一步滑坡,项目投入约500万元,实现了60 t载重汽车每日260班次以上的安全通行,助力露天采矿作业的全面恢复。2023年9月—2024年8月企业停产近一年,损失上亿元,2024年9月项目实施后,至2024年底矿山迅速扭亏转盈,盈利超1亿元,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

新疆某大型铁矿露天采场运输线路治理后的边坡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严峻的安全生产挑战,“大型超深金属露天矿山运输线路边坡灾害防控及快速恢复关键技术”提供了可靠的解决方案。该技术能够有效预判和防控运输系统所在边坡的灾害风险,提前实施超前治理,或者在发生病害后,可采用该技术快速恢复运输道路及胶带系统边坡的安全畅通,减少停产停工时间,实现资源接续与生产的平稳过渡,其应用可为企业的稳定生产和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该技术成果在首钢矿业、中国黄金、河钢矿业、紫金矿业、国金矿业、金川集团等多家国内大型露天矿山成功应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金属矿山简介

《金属矿山》由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主编为中国工程院王运敏院士,现为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F5000顶尖学术论文来源期刊)、中国百强报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国家百种重点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波兰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JST)等世界著名数据库收录。主要刊登金属矿山采矿、矿物加工、机电与自动化、安全环保、矿山测量、地质勘探等领域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或工程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优先报道受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资助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根据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发布的《2024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金属矿山》核心总被引频次位列26种矿业工程技术学科核心期刊第1位;根据中国知网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24版),《金属矿山》学科影响力位居73种矿业期刊第9位

供稿:刘星、刘泉会

编排:戴颖熠

审核:王小兵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