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米汽车召回事件的秘密
2025年1月24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4年11月26日生产的部分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30931台。
召回原因是部分车辆存在软件策略问题,可能导致授时同步异常,影响智能泊车辅助功能对静态障碍物的探测,增加剐蹭或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小米汽车将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既然能够用远程(OTA)技术升级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大张旗鼓地搞召回呢?刘强东曾说:“不要跟雷军比营销,能把小米手机卖成几百亿,绝对不是一般人。这次雷军再次发挥出了他的营销天赋,把卖车搞成了京东618大促的感觉,让人感觉买车就像买卫生纸。”这句话不仅体现了刘强东对雷军营销能力的高度认可,也反映了小米汽车在营销上的成功。
让我们来看看雷军常用的营销策略
1. 制造舆论话题:雷军擅长打造话题,在新车上市之前,不断自爆很多关于车的信息,每一次发布节点都通过海报在微博、头条等多个平台上进行宣传,抓住机会引起媒体关注,没有让任何一个重要时刻被忽视。
2. 保持热度:互联网世界,人们记忆是短暂的,注意力等同于时间的有效利用。一个话题持续被人讨论,就能保持热度。雷军通过不断发布信息,保持了小米汽车的高热度。
3. 利用用户好奇心:唯一藏起来的就是价格,利用用户的好奇心,时不时回应下大家的猜测,拉高大家的预期,让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参与其中。
通过本次召回事件,小米汽车又获得了什么?
1. 品牌形象塑造:尽管召回事件对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小米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有助于维护品牌的声誉和市场信任。这种积极的态度不仅显示了企业对产品安全的重视,也为车企提供品牌形象重塑的宝贵机遇。
2. 透明沟通:小米通过短信、手机App等方式通知相关车主,用户也可致电小米汽车客户服务热线了解详细信息。这种透明的沟通方式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感。
3. 减少用户不便:此次召回通过OTA技术进行,用户无需进店即可完成升级,减少了用户的不便。这种便捷的处理方式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也减少了因召回带来的负面情绪。
小米汽车的召回事件不仅体现了公司对用户安全的高度重视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也通过透明沟通和便捷的处理方式,减少了用户的不便,增强了品牌信任。这些措施与小米的营销策略相辅相成,进一步巩固了品牌在市场中的地位。
刘强东曾经的评价则提醒我们,营销虽然重要,但产品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才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关键。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小米汽车需要在营销和产品质量上双管齐下,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附上网友做的图,多少能反映出车圈大佬对营销鬼才的态度。
二、小米SU7 Ultra火热的深度解读
2月27日,预热很久的小米SU7 Ultra正式上市,预售价81.49万元,最终的量产价格52.99万元,还可以选装10万元的竞速套装,而真正卖80万(81.49万)的是双座的纽北限量版,引起了市场上一篇轰动,本文将对小米SU7 Ultra的产品力,价值点进行重点分析。
技术参数与设计突破
虽然小米SU7 Ultra源自小米SU7,但两车除了内外饰有部分相似之外,其他领域都进行赛道化改装,有点类似奥迪A4和RS4的感觉,甚至改造还要深度。
动力系统方面,小米SU7 Ultra搭载双V8s+单V6s三电机组合,综合输出1548马力,0-100km/h加速1.98秒(不含起步时间),0-200km/h加速5.96秒,最高车速达350km/h,实测极速甚至达到359.71km/h。电池采用的宁德时代麒麟Ⅱ赛道专用电池,容量93.7kWh,CLTC续航630km,支持5.2C快充(10%-80%仅需11分钟),放电倍率高达16C,峰值放电功率1330kW(1808马力),满足三电机的需求。
车辆大量进行轻量化处理,17处做了碳纤维覆盖,总使用面积3.74㎡,减重57kg,碳纤维车顶面积达1.7㎡,搭配碳陶瓷制动盘(前430mm/后410mm)和Akebono六活塞卡钳,制动距离仅30.8米,制动能力相比现款小米SU7有极大提高。
在外观内饰上也做了区分,外观主力涂装为闪电黄车漆+银色拉花、配合夸张的U形风刀前铲、主动扩散器、1560mm碳纤维尾翼,空气动力学套件等,350km/h时速下可产生400kg下压力,整车风阻系数低至0.195。内饰升级Alcantara材质方向盘、碳纤维饰板、赛道刺绣座椅、黄色安全带,座椅采用皮质与翻毛皮拼接,主驾驶座椅优化软硬度,后排坐垫加长以提升舒适性。这些赛车化改造让小米SU7 Ultra气场更强,更具攻击性。不过要强调,这个是81.49万的是双座纽北限量版。
除此之外,小米SU7 Ultra依然兼顾了家用需求,搭载激光雷达、11摄像头、12超声波雷达、3毫米波雷达,支持Xiaomi Pilot Max辅助驾驶系统(L2级),配备双英伟达Orin-X芯片(508TOPS算力),可实现全速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等功能。而赛道大师APP可实时显示赛道地图、圈速、方向盘转角等数据,支持声浪外放系统,模拟燃油超跑声浪,增强驾驶沉浸感,提高车辆的可玩性。
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小米SU7 Ultra的价格贵不贵?贵,但为何依然有不少消费者预定它呢?要知道,比小米SU7 Ultra更加偏向于赛道化的车不是没有,堆料更充分的车不是没有,但为何小米SU7 Ultra能产生如此大的势能?归根结底,产品定位和市场策略起到了关键作用。
在前期预期小米把这款车的预期拉的很高,预售价81.49万,技术上也有很多独到之处。全球最高转速电机V8s,最高转速27200rpm,单电机功率578PS。自研三电机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热压罐碳纤维工艺等核心技术首次量产。小米在前期造势的时候说按照年销量1万,分摊3年的目标,硬件成本占比超60%,也就是说这套硬件的成本接近50万,而最终价格52.99万,仿佛给消费者一个卖个车交个朋友的感觉,一下子就不觉得52.99万贵了。
与此同时,小米也是权衡销量规模和消费者接受度,才区分不同版本,一个是52.99万的普通版,卖车靠它,一个是81.49万的纽北限量版,拉高调性。而为了支撑品牌溢价,必然要在产品调性上做文章,因此小米SU7 Ultra撕掉“性价比”标签,对标保时捷、特斯拉,以赛道成绩来树立自己的调性,无论是1.98s的0-100成绩,5.86s的0-200成绩,350km/h的急速,纽北6'46''874,上海国际赛车场2'09''944,四川成都天府国际赛道1'26''741,湖南株洲国际赛车场圈速1'41''806,广东珠海国际赛车场圈速1'37''758,这些都是小米立的flag,很像小米手机出道的跑分策略,不服跑个分,不服就用赛道成绩说话。
用这种调性将目标用户锁定“科技极客”与“性能发烧友”身上,通过“米粉”生态,比如与小米15 Ultra联动等强化情感连接,提供赛道培训、专属展厅服务(Ultra Master团队来自法拉利、兰博基尼等超跑品牌)等,给小米SU7 Ultra的消费者带来尊贵的体验。这种策略有点像保时捷,即便购买保时捷的用户都是日常家用居多,但保时捷提供各种赛道服务和体验,打造极致运动的标签。
竞品对比
这个领域用一句化总结,放在其他品牌做不到,放在小米SU7 Ultra上,有机会做到。
为何这么说呢,对于性能车而言,赛道全速就是底气,就是权衡一辆车水平的标准。区别于一些品牌的碰瓷,小米15 Ultra的赛道就是硬碰硬,生死看淡,不服就干,性能指标的强大有目共睹,赛道圈速的视频放出来给大家看,真的假的,有没有猫腻等都可以让大家挑毛病。
对比几个竞品,在前期小米SU7 Ultra主要对标的是特斯拉Model S Plaid、保时捷Taycan Turbo GT和极氪001 FR,SU7 Ultra在参数上大部分处于领先,尤其是底层三电领域,功率扭矩更强下,能耗居然更低,最高车速更高。由于在中国,特斯拉的FSD并不是满血版,特斯拉相对小米的智驾优势也不存在,而保时捷虽然调性更高,口碑不差,但Taycan Turbo GT的价格远高于小米SU7 Ultra,消费群体并不重合。和小米SU7 Ultra处于直接对标的极氪001 FR本来处于同一水平线,但小米SU7 Ultra52.99万的价格让极氪001 FR失去了意义。
价格与市场接受度
小米提出小米SU7 Ultra年销量过万,按照预期的80万很难,但是按照当下52.99万元则有机会,而且机会很大。
小米SU7 Ultra的潜在客群,大概是30-45岁男性,年收入超100万元,拥有特斯拉或保时捷用户占比约40%,追求“国产替代”情绪与科技尝鲜心态,如果是80万价格,则这部分消费人群很少,而52.99万元,不少人够一够是能够接受的,所以小米SU7 Ultra有足够的用户群体。
另一方面,目前小米汽车工厂设计年产能15万台,但SU7 Ultra因碳纤维部件依赖进口(主要来自东丽、帝人),实际产能受限,初期月产约500台。宁德时代5.2C快充电池产能爬坡缓慢,三电机系统良品率约85%,也可能影响交付节奏。小米SU7 Ultra也不得不玩饥饿营销模式,这是一个制约销量的潜在风险。
小米以“技术平权”叙事切入高端市场,但需解决“高价≠高端”认知矛盾,要撕开高端市场,雷军个人IP营销是关键突破口。
结语
小米SU7 Ultra的诞生,是中国汽车工业从“参数卓越”向“性能卓越”转型的缩影。它是物尽其用的代表,将以往中国品牌参数高配置多的优势体现到终端性能的产品。如今52.99万的价格相当具有杀伤力,如果真的能够年销过万,则代表中国性能车走向世界前台。
素材来源:认知觉醒8888,今日头条。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公开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
0、重磅 | 《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PACK设计课程从入门到精通40讲+免费分享篇》视频-2024年课程安排
持续更新:典型电池包案例分析(奥迪etron、捷豹I-pace、大众MEB、MODEL3、通用BOLT等):
为什么选择这套课程:
大家好,我是LEVIN老师,近10年专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PACK系统设计、电池包热管理设计及CFD仿真。
该课程是全网唯一系统层级的PACK设计教程,从零部件开发到结构设计校核一系列课程,重点关注零部件设计、热管理零部件开发、电气零部件选型等,让你从一个小白从零开始入门学习新能源电池包设计。
2024回馈新老新能源人,(新能源电池包技术)公众号特惠,为方便大家提升,限量50份半价出售全套《新能源电池包PACK设计入门到进阶30讲+免费能分享篇》、《Fluent新能源电池包PACK热管理仿真入门到进阶28讲+番外篇》视频课程,并送持续答疑!了解更多课程,加微信号详询:LEVIN_simu
1、独家 | Ansys Fluent新能源动力电池PACK热仿真从入门到精通28讲-2023年课程安排(电池包热仿真)
说明:第5部分为免费分享篇,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收集和整理,不作为商业用途。
解决动力电池包MAP等效4C充电、热失控热抑制、恒功率AC/PTC滞环控制电路SOC模型设置教程;是目前市场上唯壹一套从PACK模型的简化到热模型建立和后处理评价标准的系统讲解。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了解更多《动力电池热管理系统设计》、《starccm+电池包热仿真课程》、《储能系统热管理设计与仿真课程》,
关注公众号:新能源电池包技术
或加右方微信号:LEVIN_simu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