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图片来源:人民网)
希望我们一起来呵护银发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升老年人的福祉,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中房报记者 李叶丨两会报道
“人口老龄化,并不代表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实际上,随着全民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老年人也可以继续发光发热。”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说。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一场“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北侧举行,金李在本次“委员通道”上发表了上述观点。
“家家都有老人,人人都会变老。”金李介绍,全球的人口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的人口老龄化也在持续提升。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现在已经超过3亿,到2035年将突破4亿。
他从实际案例说起,“去年,从新加坡国立大学商学院院长卸任的一位70多发的学者加入我所在的深圳南方科技大学,筹建创新创业和组织管理系。在我看来,他青春正当时。”
金李分析,眼下,60~70岁的活力老人群体日益壮大,很多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可以通过建立银发智库、志愿服务等方式给他们提供更多的发挥余热的机会,挖掘老龄人口红利。
“我今年55岁,身边很多朋友都即将退休,我们在一起经常聊到养老的话题,解决这些老百姓对养老的关注点就是银发经济的发力点。” 金李坦言,我国的老龄需求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既有对衣食住用行的实物需求,也有对健康养老的服务需求,还有休闲娱乐等诗和远方的新的需求。
他认为,银发经济在供需两端都有巨大的空间,到2035年,我国银发经济体量预计可以达到30万亿元左右。保守估计,到2050年,银发经济将至少可以提供1亿个就业岗位,可见银发经济蕴含着巨大的机遇,将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银发经济,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产业。” 金李直言,“近年来,围绕着市场化养老、异地养老和普惠养老金融等相关话题,我进行了密集调研,也提出了一些建议,我也欣喜地看到,党和国家越发重视银发经济的发展,明确要事业产业两手抓,一手抓民生急难愁盼,一手抓研发潜力产业。”
在金李看来,银发经济也是人文经济,讨论银发经济时,本质上是在探讨一个关乎文明的温度的命题,我们应该如何优雅地老去?这既包含对生存需求的满足,更包含对精神家园的滋养。
“银发经济也是关乎未来的青春事业,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参与。” 金李呼吁,希望我们一起来呵护银发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升老年人的福祉,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值班编委:苏志勇
责任编辑:马琳 刘亚
审读:戴士潮
中国房地产报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以及任何形式使用
如需转载,请后台回复“转载”了解规则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