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 · 3163 期 · 10470 篇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多年以来,“讲好宝武故事”作为宝武生动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阵地,始终坚持以鲜活故事诠释广大员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责任担当。
为持续提升“讲好宝武故事”文化品牌,我们开设“钢铁脊梁 时代担当”——宝武好故事专栏,多措并举地推动集团公司优秀作品的二次传播和示范效应,从而在勇担国之重器、深化改革攻坚、强化价值创造、加快科技创新、争做时代先锋的好故事中奏响宝武强音。
2024年“宝武好故事”优秀作品一等奖
宝武资源《祖孙三代凹山情》
在幽静的凹山湖边,张克东、张成斌、张先昂祖孙三人望着湖面的碧波若有所思。爷爷张克东眼前浮现出当年住在土窝草棚、披荆斩棘开山挖矿的场景,爸爸张成斌见证了这片“功勋采场”的昔日辉煌,儿子张先昂在矿山生态修复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六十载春秋,三代人接续奋斗,美丽的凹山湖静静地见证着他们的创业故事。
党叫干啥就干啥
再苦再累也心甘
建国初期,凹山采场满目疮痍,马鞍山因钢立市之后,老一代建设者们迅速恢复矿山生产。18岁的张克东通过招工进了马钢,他仿佛有使不完的劲儿,干起活来就像“拼命三郎”,20岁就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成长为工段组长。
生产发展起来了,但铁矿石供应不足成了制约高炉增产的瓶颈,厂里集结队伍,张克东带头报了名。别人劝他,“你现在是班组长了,还跑到深山沟里挖矿,受那个苦图啥?”张克东坚定地说:“党叫干啥就干啥,再苦再累也心甘。”就这样,他成了凹山采场的采矿工。
最让张克东难忘的,是上世纪70年代开展的“凹山大会战”,向实现凹山采选500万吨配套产能目标进军。他摩拳擦掌,干劲倍增。凹山采场是露天开采,首先得把山头上的泥石剥离掉,才能露出矿床。尽管生产条件十分简陋,但张克东和工友们以“石硬没有决心硬,削平山头献宝藏”的决心,硬是靠人挖车推,剥离搬运出了20万吨土石,为凹山采场提升铁矿石产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也多次荣获马钢“生产标兵”“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矿工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张克东回忆道:“我们天不亮就上山,中午喝水吃馍拌咸菜,吃完饭继续干活。大冬天土冻得像石头,一镐下去只能刨出一个白点,晚上回到工棚,全身都像散了架似的。但是大家心气高、干劲足,一心就想着干好工作,再苦再累也没有怨言”。
烈火炼真钢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马钢迎来了发展新机遇,要成为现代化社会主义钢铁联合企业。1963年在矿山出生的张成斌,从小就对父亲张克东及工友们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情怀耳濡目染,矿山情结在他心中扎下了根。于是,他在读中专时就选择了武汉钢校,后从学校参军,部队转业时,他又二话不说回到了自己的故乡——南山矿,接过了父亲手中的“接力棒”。
作为“矿二代”,科班出身的张成斌通过刻苦专研,熟练掌握了矿石采掘运输的技术要领,并在摸爬滚打中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管理者。针对凹山采场负15米沟开掘进度缓慢这个堵点,他大胆探索出电机车—汽车联合开拓运输的方式,大大提升了凹山采场的产能以及运输能力。后来,作为凹山车间汽运工段段长兼党支部书记,张成斌带领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个月都能创下高产的新纪录。
“我们的口号是‘多拉快跑夺高产’,由于采掘作业面场地小,地面坑洼不平,矿车体型大,如果频繁调头倒车,驾驶员操作辛苦不说,到了下半夜,更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正是以这种顽强拼搏的劲头,凹山采场一天天‘凹’了下去,矿石产量一天天高了起来,还曾创造出全国凹陷露天采最小空间开采出最大矿石采量的奇迹,凹山采场也成了名扬全国的“功勋采场”。张成斌被多次评为建设标兵、先进生产者,并荣获“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张成斌感慨地说:“烈火才能炼真钢,幸福就是奋斗出来的。我忘不了父辈们冒酷暑战严寒,靠肩挑手推完成一次次生产大会战的情景;忘不了母亲下班后拖着疲惫的身子,给家人缝补衣服到深夜的情景;忘不了我们一家人从狭小的平房搬进宽敞明亮楼房时,父母脸上露出的笑容。通过一代又一代矿山人的艰苦奋斗,我们矿山人的生活水平一天比一天好!”
实践出真知
干就干出个样子
2020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宝武马钢集团,对宝武提出“老大”要变“强大”的殷切期望,勉励马钢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把握机遇、顺势而上,为新时代马钢高质量发展把脉定向。
张成斌的儿子张先昂从西南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了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而是沿着祖辈的足迹,回到了他们为之奋斗一生的热土。此时,昔日“功勋采场”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步入全面生态修复、加快绿色发展的新时代。作为“矿三代”,张先昂全身心投入到打造绿水青山的“新凹山大会战”中。他全面参与了凹山地质文化公园、凹山排土场、城门峒绿化再提升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修护工程,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功底。
张先昂深知,生态修复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他说:“实践出真知,干就要干出个样子来!”为此,他将专业知识与南山矿的实际结合起来,和同事们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修山”“治砂”“复绿”系统解决方案,率先在全国废弃矿山治理中探索出了“生态修复+”的治理模式,走出了一条资源枯竭型矿山实现绿色转型的新路子。由于排土场都是历年排土挖矿堆积的砂石,张先昂组织职工到山下的池塘挖淤泥,将塘泥覆盖在砂石上,然后播撒草籽。如今的凹山满目绿色,成为了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曾经的凹山矿坑也变成了碧波荡漾的凹山湖。
斗转星移。凹山湖历经60载风风雨雨,默默见证了祖孙三代的创业故事,以及他们为建设新时代矿山接续奋斗的身影。
编辑:东方不胖
素材:集团企业文化部提供
出品:宝武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