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下萨克森州经济部国务秘书弗兰克·杜兹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在全球地缘政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的当下,德中两国经贸关系更加务实、更趋稳健不仅增进两国人民福祉,推动双边经贸关系良性发展,也为世界经济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连通中国长三角地区与德国的“中欧快航”直达航线近日成功完成首航,航程用时仅26天,较传统方式缩短十余天。杜兹受邀参加了货轮抵达德国威廉港的仪式并在此接受记者专访。
2025年1月24日,“中欧快航”直达航线首航货轮停靠在德国威廉港集装箱码头。新华社记者单玮怡摄
随着首航货轮抵达的是来自中国的锂电池及高附加值跨境电商货物。该航线以德国第三大港口威廉港作为核心分拨枢纽,可通过水路、铁路或公路将货品运输至匈牙利、法国、比利时等其他欧洲国家,有望形成30天内覆盖全欧洲的物流网络。
“中欧快航”直达航线开通显著提升了威廉港在德国西北部北海沿岸港口中的地位。“如今实现26天将货物从中国运到欧洲,将对产品后续加工和销售带来重要影响。这种效率和速度的优势让我对港口未来发展非常乐观,我相信我们会努力抓住来之不易的新机遇。”杜兹说。
“在全球供应链与物流系统对所有参与者都尤为重要的时代,由于劳动分工不断加强,大家相互依存,彼此需要。”杜兹说,回顾下萨克森州的对华贸易往来,汽车产业合作尤为亮眼。40多年前,总部位于下萨克森州沃尔夫斯堡的德国大众进入中国,成为最早在中国设立合资企业的外国车企之一。
这是2025年1月24日在德国威廉港拍摄的印有“中欧快航”的集装箱。新华社记者单玮怡摄
经过几十年发展,以汽车行业等合作为范例的中德经贸合作不断深化,双方企业持续追加相互投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在下萨克森州哥廷根市建立其在欧洲的首个新能源生产运营基地,已实现电池产品在欧洲的本地化生产与供应。
“回顾历史,又亲眼见证了新航线的建立,我对两国经贸往来非常有信心。在中方参与下,威廉港合作项目为港口及周边发展带来光明未来,有望成为双方合作共赢的又一例证。”
杜兹认为,德中两国在可再生能源及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合作将为双方开启新的友谊篇章。“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令人瞩目,下萨克森州也在不断推动风能、光伏项目落地。德中在环境保护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非常多的共同利益。”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稳定、合作的经贸关系依然具有无与伦比的价值。”杜兹说,各国增进信任与开展经贸合作不仅将造福本国人民,更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共建“一带一路”大使谈丨专访: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沙特“2030愿景”深入对接 助力挖掘发展潜力——访沙特驻华大使哈勒比
专访: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将惠及全球经济——访比中经贸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德威特
来源丨新华社 记者丨单玮怡 车云龙
责编丨唐云 监制丨丁蕾
投稿/纠错:yidaiyilu@xinhua.org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