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口熟悉的家乡味道
在舌尖化开
所有的旅途疲惫都会被瞬间抚平
给人带来一丝温暖与幸福
“返工人把高铁吃成流水席了!”2月7日,农历正月初十,和返岗务工客流一样火爆的,还有这条一早就冲上当天热搜榜的新闻。网友纷纷跟帖:“看到大家在高铁上吃得这么丰盛,感觉旅途都变得温暖了,这才是生活该有的烟火气。”
当天15时40分,西安北至北京西的G660次列车刚过郑州东站,就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吃席”。
只见3名同行的姑娘从该站上车,放置好行李箱以后,立即来到餐车所在的9号车厢,从餐台挑选了4个小碗菜,坐在铺着喜庆镂空花布的餐桌前,把红色碗盖一个接一个打开,拼成了带有中原特色的一桌席。
“听说高铁上还能吃到家乡菜,一定得过来尝尝。”说着,名叫李施佳的姑娘对着桌上的碗,熟练地报起了菜名,“信阳焖罐肉、开封素三鲜、南阳小炒黄牛肉、周口芥菜扣肉。”
坐在她身旁的李梦杰迫不及待地尝了几口,说道:“在河南吃席就是吃这些扣碗菜,没想到坐高铁也能吃上,最便宜的15元,最贵的菜38元,花钱不多,比外面豫菜馆子做得还地道。”对面的姑娘田露很细心:“你们看,每碗菜都标注了它的特色产地,咱能一路把中原美食吃过去了!”
为旅客端来小碗菜赠送的米饭时,郑州客运段旅行服务车间负责人邓艳热情介绍起来:“我们把河南特色菜装进小碗,以冷链盒饭的形式送上高铁列车,让大家在旅途中尝到正宗的河南风味。”今年春运期间,他们又上新了三门峡豫西跑山猪、鹤壁蒸肉丸等特色菜,深受旅客欢迎。
河南地处中原腹地,京广、徐兰、郑渝、郑阜、郑太、济郑等多条高铁线路在这里交会。春运以来,郑州东站日均开行列车超800列,日均发送旅客15.7万人次,旅客用餐需求较大。郑州客运段旅行服务车间每天要为200余对高铁列车提供冷链盒饭。
16时50分,新的网络订餐信息传到餐台。餐服长把标着“鲁山揽锅菜”的小碗菜从冷藏柜中取出,加热后送到6号车厢指定座位。
来自河南平顶山的旅客张博满怀期待地掀开碗盖,不禁眼前一亮:“对,就是这个味!只有加了荃菜才是正宗的揽锅菜,能在高铁上吃到家乡味太幸福了!”菜香弥漫,邻座旅客连忙喊住餐服员,点了另一款小碗菜:“春晚那首歌怎么唱来着,‘有缘拼桌在你对面’,咱俩也拼个桌,一起吃吧!”
“您感觉口味怎么样?”在列车上添乘的小碗菜研发和品鉴负责人同旭,弯下腰询问正在吃“焦作铁棍山药凤尾虾”的旅客。听到“希望荷兰豆炒得脆一点”的建议,他认真用笔记下后说:“一定按您的意见改进,进一步提升色泽和香气。这些菜虽然是用大锅炒的,但少分量、多次炒,做出来的菜更有锅气。”
记者留意到,小碗菜的包装盒上标注着“容量350毫升、保质期24小时”。这种小分量的包装,既为旅客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用餐选择,又大大减少了餐饮浪费现象,餐服人员会根据列车编组定员变化、次日客流情况,相应调整配餐数量。同时,为保证菜品新鲜度,小碗菜每日0时左右炒制完毕,再经过冷却、装盒、冷冻,5小时内通过冷链配送到高铁列车上,确保旅客吃到新鲜可口的饭菜。
结合春节文化习俗,春节前,郑州客运段推出了66.6元限量版套餐,堪称精华版“河南老家年夜饭”。精致的餐盒里,有饺子、八宝饭、蒸肉扣碗、板栗鸡块等特色菜品,好看好吃好实惠,让旅客提前吃到年味。目前,他们继续研发新菜品,计划把河南各地市的特色菜都搬上高铁餐桌。
G660次列车疾驰向前,从陕北高原穿行到华北平原。不同地方的特色美食也通过高铁外卖在这里汇聚。
羊肉烩面、胡辣汤……旅客想吃这些沿途特色餐品,只要通过手机12306App的“订餐”功能下单,经过高铁外卖配送员和列车餐服员接力运送,就能在自己座位上吃到。当天,仅郑州东站就有4910单外卖被送上途经的高铁列车。
18时48分,G660次列车抵达北京西站。对旅客来说,这一段行程,不仅是单纯的开工赶路,而且是特别的美食之旅。胃里满是温暖的家乡味,心中尽是对来年的新憧憬,美好的生活图景在每个人眼前铺展开来。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春运一线行报道组
文字:和平 王士丛 茹董亚 王玮
图片:王玮
视频:刘宁 冯羽
编辑:金炫美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