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洋景漂”感叹:中国高铁,the best!|新春走基层

“洋景漂”感叹:中国高铁,the best!|新春走基层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当非遗春节与赣鄱大地相遇

千年的文化脉搏

在红土绿水间跃动更加强劲

2月6日,农历正月初九,英雄城南昌处处洋溢着新春的气息。在城东的青山湖区,造型独特的南昌东站宛如展翅欲飞的霞鹜,彰显着这座城市蓬勃的发展活力。

三六九,往外走。江西是外出务工大省。当天,车站迎来返岗务工客流高峰,客流量是平时的3倍。虽然客流持续高位,车站内依旧秩序井然,“高峰不显峰”。开阔的候车大厅内,“三联拱”的玻璃幕墙形似南昌市花金边瑞香的花瓣,兼具美感的同时巧妙地将自然光引入室内。

南昌东站于2023年底随着杭昌高铁全线贯通运营而投用。这条高铁串起一条世界级黄金旅游线,拉近了南昌、景德镇与长三角地区的时空距离。去年底,我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外国人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南昌和景德镇新增为过境免签人员停留活动区域,南昌东站和景德镇北站客流量随之攀升。

旅客陈先生和老伴住在景德镇,孩子在南昌的江西师范大学当老师。聊起高铁的便利,他说:“我们以前坐大巴往返两地最快也要两个多小时,现在坐高铁只需50分钟左右,非常便利!”

在车站客运指挥中心,3块超大屏幕实时显示着车站列车到发、站台乘降等各个关键位置的运行情况。“通过智能化的客运指挥平台,我们可以精准掌握并及时处置突发情况,为车站安全高效运行护航。”南昌东站站长卢洪介绍道。

今年春节,景德镇这座千年瓷都迎来了非遗春节的“高光时刻”。春运以来,南昌东至景德镇北的高铁列车累计加开75趟,为旅客前往景德镇提供充足运力。

列车一路飞驰,G3058次列车上有不少去往景德镇的旅客。5号车厢里,一位发型颇具艺术家风格的小伙子格外引人注目。“我叫卢森垚,这次坐火车去景德镇是想体验自己制作瓷器。”他欣喜地说,“高铁又快又方便,路上的时间缩短了,游玩的时间就更充裕了。”

49分钟后,列车稳稳停靠在景德镇北站。2楼候车大厅里,4个手绘青花纹花瓶造型的吊顶吸引了众多旅客驻足观看、拍照打卡。青花纹样的装饰点缀在车站的各个细微之处,将千年古镇的“城市窗口”装扮得“瓷”味十足,犹如一座陶器博物馆,让旅客在候车时近距离感受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水土宜陶,天赐瓷都。随着过境免签政策推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这里一饱眼福。仅春运第一周,景德镇北站就接待外籍旅客672人次,同比增长2倍。李张世缘是该站的双语“服务明星”。“最初服务外籍旅客时,我也支支吾吾了半天。”自那时起,她便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练习口语,“现在双语服务小队成员发展到了5个,我们学习的动力就是让每一位外国旅客都能体验到中国铁路的优质服务。”

给自己起名“涂俊”的马达加斯加留学生在景德镇陶瓷大学读研。他的姐姐在南昌工作,经常坐火车往返两地的他可以说是个“高铁通”了。“我们老外用12306App买票非常方便,车站里的工作人员也会主动帮助我们。”涂俊打开手机App,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说。

许多“洋景漂”(在景德镇工作的外国人)将艺术工作室开在景德镇陶溪川、三宝路、下街等地,西班牙陶瓷艺术家乔曼便是其中之一,他的工作室位于景德镇浮梁县下街。乔曼兴致勃勃地说起自己坐火车去苏州、广州的经历。聊起高铁,他用不太熟练的中文蹦词儿:“干净,很快,还有efficient(高效),中国高铁,the best(最好的)!”

今年春节,乔曼当起了东道主,邀请朋友到景德镇吃年夜饭。他指着工作室里的大桌子说:“我们来自五大洲的老外就是在这里共享中国年夜饭的!”这顿年夜饭在央视《共同关注》栏目播出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乔曼。

临别时,乔曼真挚地说:“高铁就像昔日骆驼商队所走的丝绸之路,让更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认识中国,成为连接世界的重要纽带。”

传统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对话。在文化文明交汇的璀璨舞台上,非遗春节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将千年文化的瑰丽与春节的喜庆交融在一起。非遗春节“乘”上飞驰的高铁列车,跨越山海、走向世界,成为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窗口。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春运一线行报道组

文图:文个 孙博 郑波 毕嘉伟 张萌飞

视频:刘述鹏 杨佳煜

编辑:金炫美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