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以来,在亚布力高山滑雪项目的雪道上,总能见到一位身姿矫健的女士正在专注地滑行视察线路。
她叫周媛——既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站高铁车间高楞站客运值班员,又是高山滑雪项目的“ITO”(国际技术官员)。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角色,在周媛身上却奇妙交融,勾勒出一段充满热爱与梦想的别样人生轨迹。
图为周媛正在进行赛前线路视察,确保万无一失。
周媛从小就对体育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13岁那年,她进入中国前卫武警体协滑雪队,正式开启高山滑雪的学习之路。在队里,她刻苦训练,每次训练都全力以赴,小小的身影在雪道上飞驰,充满了力量与灵动之美。她的努力很快得到了回报——荣获全国青少年滑雪小回旋冠军。这块奖牌,是她体育生涯的荣誉,更是她追逐冰雪梦想的起点。
图为周媛在雪场。
1998年,退役后的周媛进入原哈尔滨铁路局,开启了客运服务工作的新征程。工作之余,周媛始终关注着冰雪运动的发展。她常利用休息时间,在家里认真学习高山滑雪技巧和国际赛事规则的更新变化,还反复练习英语口语和听力。
2021年,周媛考取高山滑雪裁判等级证书。此后,她积极参与国际雪联(FIS)举办的多项赛事。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2024年的第14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中,都能看到她作为裁判员的身影。
图为周媛参加2022年北京冬奥会与运动员交流。
如今,在自己家乡举办的亚冬会上,周媛再次以裁判的身份出现在赛场。高山滑雪项目技术复杂,比赛时运动员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冲下赛道,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每一个环节都关乎赛事的成败,所以高山滑雪项目的技术官员也被称为赛事背后的“智慧中枢”。
图为周媛与同事设置比赛旗门。
开赛以来,每天天还未亮,周媛就已奔赴赛场,在雪道上忙碌。她穿着厚重的防寒服,背着专业的装备,在雪道上来回穿梭,从清晨一直工作到日暮。
来到铁路工作后,周媛从列车员做起,再到客运员,直至现在的客运值班员,每一个岗位都是她成长的坚实阶梯。在客运服务中,她每天要面对旅客,为他们答疑解惑,解决各种出行难题。
图为周媛为旅客答疑解惑。
有一次,一位老人在车站突发疾病,面色苍白,周围的旅客惊慌失措。周媛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冷静地安抚老人的情绪,迅速联系车站的急救人员,同时协调其他工作人员维持现场秩序。在她有条不紊的组织下,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转危为安。多年的铁路工作,让她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如何迅速组织协调各方力量,保障旅客的出行安全。这些宝贵的组织协调能力,让她在担任高山滑雪项目技术官员时更加得心应手。
图为周媛在雪场。
此次亚冬会执裁,对工作的细致程度、精确性、及时性和全面准确性都提出了高要求。赛场上,周媛身着深色统一服装,眼神专注而坚定,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赛事工作中。她紧紧盯着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认真核对成绩,确保每一个数据都准确无误,每一个步骤她都做到极度细致。比赛间隙,她又恢复了在车站服务旅客时的亲切模样,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与周围的工作人员和运动员愉快地交流互动。在她身上,铁路人的服务精神与裁判的专业严谨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图为周媛(左一)与同事合影。
亚布力赛区风速大、气温低,与北京冬奥会的赛场环境截然不同。“山上的风特别大,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每一次呼吸都感觉鼻腔被冻住了。我们既要全副武装抵御严寒,又要保证身体的灵活性,不影响工作。”周媛说。
为了能在低温条件下正常工作,她提前准备了各种保暖装备,厚厚的防寒服、保暖面罩、加热鞋垫……即便如此,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手脚还是常常被冻得失去知觉。
图为周媛在户外工作。
参与此次亚冬会执裁工作,周媛心中充满骄傲与自豪:“北京冬奥会的执裁经历,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和冰雪运动的蓬勃发展。作为一名铁路工作者,能在家乡参与亚冬会比赛执裁,我倍感荣幸。我会全力以赴完成执裁工作,让运动员在公平的环境中展现实力,为亚洲冰雪运动的交流与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图为周媛(中)与印度女子小回转运动员赛后合影。
周媛的故事
激励着更多人勇敢追求梦想
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
都要坚定地朝着目标前行
她的光芒
将在铁路与冰雪的世界里
持续闪耀
供稿:《人民铁道》报业有限公司黑龙江记者站(哈尔滨局集团公司融媒体中心)
文字:苏凡 杜宗强
图片:杜宗强 周媛 康健
编辑:金炫美
审校:李孝佺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