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晒成绩、亮特色、展风采 | 中国中冶子企业2024年度亮点工作展示(三)

晒成绩、亮特色、展风采 | 中国中冶子企业2024年度亮点工作展示(三)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砥砺奋进扬帆起,继往开来绘新篇。2024年,在集团公司党组和中国中冶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中冶各子企业紧密围绕企业战略部署和年度重点任务,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全力以赴稳增长、优产业、提效益、抓创新、促改革、降成本、控风险、保安全、强党建,经营大盘保持基本稳定,经济运营质量持续改善,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为全面展现中国中冶各子企业2024年所取得的工作成效、特色亮点和丰硕成果,我们策划推出“晒成绩、亮特色、展风采”系列报道,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员工立足岗位、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全力以赴为中国中冶再转型再升级、加快实现“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注入强劲动力,为集团公司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属矿产企业集团作出更大贡献。

中冶宝钢技术

中冶宝钢技术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中国中冶各项工作部署,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践行“五大核心要义”,着力抓好“稳增长、强产业、促改革、防风险、保安全、强党建”等重点工作,稳定企业发展的基本盘。一是将“做强产业”作为功能支撑。通过管理变革、模式创新、资源保障、能力升级,全面提升极致专业化运营服务能力,推动核心主业向高端化迈进、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专业化提升。二是将“改革创新”作为重要抓手。优化完善模拟法人管理机制、综合业绩管理考核机制、员工收入分配机制,推进智能运维和数字化企业大脑建设,提升基层价值创造能力;两篇改革案例成功入选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联合新华网发布的2024新质生产力发展案例。三是将“算账经营”作为工作主线。实施阿米巴经营模式,以作业区为单位作为独立核算单元,推动区域承包、费用包干制度,提高作业效率。四是将“风险防控”作为前提条件。顺利通过合规管理体系认证,优化完善25个合同示范文本,源头管控合规风险;狠抓案件“去存控增”工作,存量案件诉讼营收比0.19%,保持在较低水平。五是将“巡视整改”作为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高质量完成中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任务,探索形成“三融三创”党建经验,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

中冶交通

中冶交通全面贯彻集团公司、中国中冶各项决策部署,纵深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和“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工作任务,稳中求进,实现企业持续稳定发展。一是多措并举筑牢安全生产防线。重视安全队伍建设,实现注安持证比例达18%;坚持科技兴安,助力安全质效升级,获得8项实用新型安全专利和1项《桥梁工程安全生产隐患图集》软件著作权;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获得国家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1个,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12个,地市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15个,实现了安全目标和成果转化协同进取的良好态势。二是主动作为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与重大风险。通过强化与中国中冶各部门的沟通联动,实施穿透式监管,以点对点帮扶等精准施策,及时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与重点项目风险,为企业稳健经营提供了坚实保障。三是创新思路推动基础管理提档升级。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创新成果涌现,年内获得省部级工法13项、省市级QC成果奖20项、新申请专利116件(其中发明专利42件)。合规管理体系建设成果显著,获得北京中建协颁发的合规管理体系国际国内双认证证书,获评北京经开区2024年度统计诚信示范企业。

中冶铜锌

中冶铜锌紧紧围绕使命任务,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圆满完成年度经营任务目标。一是稳定生产经营基本盘,以增资源为发力点,着力打造“三足鼎立”新发展格局。坚持从全局谋一域,以把握在手矿产资源为重要依托,充分发挥山达克项目基本盘的作用,较好完成主要经济指标。在海外资源勘探再发力,在边深部找矿工作取得重大成果。坚持以一域服务全局,找准自身优势和国家发展大局的结合点,积极推动巴基斯坦西部边疆区域协同发展,为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打下坚实基础。坚持“资源战略是第一战略”的原则,坚持底线思维,着力解决影响项目开发的先决条件,重大项目推进取得了实质性的突破。积极拓展非洲资源板块,先后开展对非洲国家资源项目的考察,逐步构建“三足鼎立”资源开发业务格局。二是聚焦战略引领,以强管理为关键点,打造集团化管控的强大动能。坚持“小企业大管理”,持续培养矿业思维、遵循矿业规律、增强矿业敏感度。积极推进安全诚信体系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制定《公司内部模拟市场化管理实战案例》,形成一套可操作、可执行、可复制的管理模式;强化公共安全的管理工作,明确提出将公共安全纳入生产要素管理,并作为铜锌特色安全文化。三是以关心关爱为着力点,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围绕员工关注的家人就医、子女教育等焦点、痛点,做好关心关爱有关工作,解决员工后顾之忧。同时,围绕集团化运作、掌控不确定因素、岗位技能能力、公共安全、风险因素的辨识能力等5个方面,出台干部能力提升机制,全面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中冶金吉

中冶金吉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着力谋发展、优结构、提信心、防风险,高质量发展呈现五大特色。一是发展质量稳中有进。一手抓“量”的稳步积累,牢牢稳住发展基本盘,营收、利润指标大幅超额完成预算目标;一手抓“质”的全面提升,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靶向发力“两金”压降,“一利五率”表现亮眼,发展方向更明、活力更足、质效更好。二是发展基础稳固夯实。坚定践行“矿业报国、矿业强国”初心使命,持续释放“增资扩储”巨大潜力。一方面着力增存量,新增镍、钴资源量45.94万吨和4.69万吨,分别完成预算505%和469%;一方面积极拓增量,多地区、多矿种开发扎实推进。三是发展优势培育壮大。对内高效推进改造升级工程,解决生产“燃眉之急”,打通发展“堵点难点”;对外充分发挥中国中冶全产业链优势,强化与内部设计、勘察、施工企业联动,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协同发展模式。四是发展环境回暖向好。深入践行“同一个瑞木,同一个社区”的社会责任理念,入选中央企业海外ESG蓝皮书治理案例。菌草项目在瑞木落地生根并被应用于矿山复垦,生态价值显著,也为社区创造就业、商业机会,用“幸福草”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诚意满满的中冶力量。五是发展势头高歌猛进。系统性实施科技创新、改造升级、二期扩建等改革发展举措,公司面貌焕然一新,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全方位打好薪酬福利、职业晋升、绩效考核“组合拳”,改革成果惠及群众,员工士气空前高涨,敢为善为、奋发有为蔚然成风。

中冶新能源

中冶新能源:中冶新能源坚定“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在行业“内卷”式严酷竞争中苦练内功,夯实基础管理,释放改革活力,在集团坚强领导下,实现“好于大盘、优于行业、快于自身”目标。一是坚持聚焦“专精特新”,突破进取。以科技平台为支撑,聚焦主责主业,做专做大主产品三元前驱体、做精做强电池级硫酸镍、做特做优氧化钪和钪基材料业务、做新做亮电池回收循环利用战新产业;推进管理“专业化、精益化、特色化、创新化”的“四化”转型,成为集团公司新能源材料产业链上的关键一环。二是全面筑牢发展基础,量质齐升。主营产品产销两旺,三元前驱体产销全球前十、高容量小动力市占率国内领先;高端产品量质双优,高镍、超高镍三元前驱体产销超过前三年总和,电镀级硫酸镍品质、品牌获市场认可,主产品细分领域差异化优势显现;战略钪材前景广阔,氧化钪和钪系材料产销持续保持全球前列,成为国家战略物资储备的主要供应商。三是科技创新引领破局,成绩斐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验收2项;3项技术被评为“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开展工艺技改,全力以赴节约生产成本,电池回收锂收率较设计显著提升;超前布局迭代升级,钠电、富锂锰基、固态等新一代前驱体产品具备量产供货能力;开展含镍副产物产品鉴别评估,打通了有价资源循环利用新途径。四是基础管理全面提升,焕发新机。精益生产全面实施,荣获国家级绿色工厂;品控管理实现“四个零”,客诉率显著降低;人才队伍活力迸发,引育用留成效显著;法制合规体系完善提升,法审率达100%。五是擦亮党建品牌,独具特色。打造“五彩党建”和“党建 +”特色品牌,党员攻坚出绩出彩;解决悬而未决民生实事,职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中冶钢构

中冶钢构全面贯彻中国中冶各项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走总包发展之路。成功获取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资质;大力开拓以钢结构为主的总包市场,中标大连恒力等总包项目。二是坚持走规模发展之路。新签合同额、结算额创历史新高;将中冶(上海)钢构建筑安装有限公司打造成为实体化子公司,以母子资质共同拓展业务。三是坚持走海外发展之路。顺利通过欧标升级认证,达到欧盟市场最高等级要求;积极开拓新加坡等海外市场;承建的沙特CEER汽车厂房项目是公司成立至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制安一体海外项目,高端钢结构市场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四是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知识产权申请数量、质量创新高,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55件;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课题立项申报、中国中冶“181计划”重大研发项目课题。五是坚持走转型发展之路。制造一厂分布式屋顶光伏电站项目顺利并网,通过绿电指标节能降碳;建成上海钢结构行业第一条智能生产线,加快钢结构制造全流程数字化生产、关键工序智能化进程。六是着力精益建造树品牌。获“中国钢结构金奖”9项,其中“年度杰出工程大奖”1项,获“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5项,“金禹奖”1项;钢结构制造安装业务被集团公司、中国中冶分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材料产业、“五特色”业务;获得“上海品牌”认证,入选“2024上海制造业企业100强”,入围宝山区龙头企业名单,持续擦亮钢构金字招牌。

中冶生态环保

中冶生态环保深入落实集团公司、中国中冶工作部署,锚定中国中冶“一创两最五强”奋斗目标,以实干创造实绩,在多项工作上取得骄人业绩。一是奋起直追闯市场,以非凡拼劲彰显联动优势。新增水务规模72.24万吨/日,是去年同期新增水量的13.5倍。截至目前,公司共有水务公司30家,运营水厂57座,总体水务规模达342.92万吨/日,较2024年增幅近30%。与上海宝冶开展全方位联动,中标黄冈鄂东水厂委托运营服务项目,成为中国中冶“五个联动”合作典范。二是坚持不懈清“两金”,以非凡毅力抢抓政策机遇。月度平均收费增幅达62.5%,应收账款增幅得到有效遏制,完成年度预算指标;多家水务公司属地政府将污水处理费纳入三保范围或一般公共预算。三是锲而不舍求创新,以非凡斗志打造核心技术能力。成立集团公司和中国中冶全国范围内唯一一家生态环保类实体化科技研发平台,为提高公司技术水平和运营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平台保障。四是持之以恒夯基础,以非凡干劲提升管理能力。优化组织机构,构建区域化管理格局;进行“一厂一策”专项服务,深挖水厂提质增效潜能;全年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质量事故、环境突发事件和节能减排处罚事件。五是凝聚合力促党建,以非凡韧劲打造生态名片。抓好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深入人心;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后备干部和后备人才储备“蓄水池”;更新公司简介、出版宣传册、拍摄宣传片、上线公司网站,文化宣传不断发力;坚持不懈狠抓党风廉政建设,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中冶长城投资

中冶长城投资开展大量扎实的工作,完成了各项重点任务。在经营指标方面,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资产收益率等各项财务指标实现大幅增长,全面完成总部下达的各项财务预算指标。在亮点工作方面,中冶长城投资在公司迁移、建立健全内控体系、市场开拓、落实“五个联动”和投资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具体而言,在公司迁移上,中冶长城投资坚决贯彻落实中国中冶战略部署,按照中国中冶与深圳市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的要求完成了向深圳迁移。在内控体系建设上,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制订修订制度61项,积极开展内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了市场营销、投资风控、财务资金、项目管理、党建、廉政体系等六大体系。在市场开拓上,聚焦经济发达地区、国家战略区域,落地两个重大项目,与政府、平台公司、智库建立紧密联系。在落实“五个联动”上,召开协同交流会,发挥投资平台带动作用。在投资模式探索上,积极推进“三大工程”,跟踪推进保障房项目,落实股份公司新功能定位,积极谋划产业投资。2025年,中冶长城投资将通过充分发挥投资平台作用、建立健全投资公司体系、拓展重点区域布局、继续探索投资模式、坚持党建引领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服务好中国中冶再转型再升级。

20252140

来源丨中冶宝钢技术 中冶交通 中冶铜锌 中冶金吉 中冶新能源 中冶钢构 中冶生态环保 中冶长城投资

在这里

美好中冶

第2290期

5491篇

与您相遇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