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峰,采煤机司机第一名。鞠荣,井下安全仪器监测工第一名。张厚立,单轨吊司机第二名。安孝楠,瓦斯检查工第三名……”近日,在山东能源集团第二届全员岗位技能大比武总结表彰会上,兴隆庄煤矿诸多青工“新秀”脱颖而出。
兴隆庄煤矿是如何让青年职工“新星”闪耀的?答案是,兴隆庄煤矿超前谋划,构建全链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对青年人才的政治引领与吸纳,走出了一条引导青年人才走在前、挑大梁、当主角的新路径。
走在前,加速奔跑“当先锋”
“来,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咱一起找找解决办法。”在兴隆庄煤矿掘进工区,班长王立冬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这时,经验丰富的老工人赵师傅说:“我觉得上次那个顶板支护问题,主要是咱在操作流程上有点小瑕疵。我建议在打锚杆之前,先对顶板进行更细致的检查,确保没有片帮后,再按照标准的角度和深度打眼,提高支护的稳定性。”赵师傅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操作的动作,眼神中透露出娴熟与自信。
为加强安全自主管理班组建设,兴隆庄煤矿通过邀请技能水平较高的老师傅现场讲解操作技巧、答疑解惑,点燃了一线职工创新创效的热情。同时,该矿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开展“小改小革”和岗位创新创效活动,使安全生产科技含量、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显著提高。
比如,兴隆庄煤矿在综掘工作面推广应用“长压短抽”通风除尘技术,使除尘率达95%以上,有效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
挑大梁,精准施策“育好苗”
“有了3D打印技术,我们就不用现场拆解采煤机了,直接看到内部结构,学习起来也更加方便快捷。”一位职工表示。
最近,大家都被这个采煤机3D打印的模型吸引住了。在现场,教学模型研发创始人之一、大国工匠王小波为工友们一一讲解了模型原理。
大国工匠高兴亮(左二)和王小波(右二)正在为工友们讲解3D打印模型
“技术只保留在自己身上是没有用的,只有解决实际难题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王小波说,他一直坚持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并将这份热爱传承下去。
在兴隆庄煤矿,优秀的技能人才不仅要在自身专业领域有过硬的本领,还要让更多的青年职工担当重任,成为创新生力军。他们依托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大国工匠、技师等人才力量,精心制定“人才精英计划”,构建导师带徒、轮岗交流、跟班学习、现场实践、成果展示的全链条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兴隆庄煤矿建立了“自选式拜师收徒”和“3+3”青年陪练模式(技能比武前三名+3名优秀青工集中加强培训),优选学习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青年职工,根据岗位需要和发展意向“自助寻师”,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培养。
当主角,揭榜挂帅“站C位”
“这些受表彰的技能人才中,大多数是来自各岗位的青年技术能手,他们应该‘站C位’、当主角。”兴隆庄煤矿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多元化培养青工,兴隆庄煤矿大力推进“文化育人”工程。大国工匠高兴亮的“开门弟子”王小波逐步成长为大国工匠,王小波、郭金陵的徒弟刘桂峰、张厚旺均被评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全矿30多个工种的业务尖子、技术骨干、创新能手不断涌现。
该矿坚持浸润化育人方式,开展把工匠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工匠“双向培养”活动,推出“铸匠心、强国梦”主题党课,通过开专栏、拍视频、作宣讲、出丛书等方式集中宣传优秀人才先进事迹,以“自豪吧,班组长!”“兴隆不惑·无限美好”等为主题,连续举办“荣誉殿堂”、颁奖典礼等活动,在全矿营造出尊崇人才、爱护人才、服务人才的浓厚氛围。
作者:秦婧
来源:中国煤炭报1月23日四版 原标题《兴隆庄煤矿 让煤海青工“新星”闪耀》 责任编辑:王世雅
编辑:张莹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