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一张图告诉你漠河有多冷

一张图告诉你漠河有多冷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在中国最北部的漠河冬天能有多冷?

答案是:泼水成冰,甚至突破了测温枪的极限!

漠河冬季的平均气温为-26.1℃,历史最低气温曾达到-53℃。近日,踏歌智行的工程师团队在漠河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再一次开启了极寒测试。

有一种冷,叫测温枪被冻“失灵”。

测试期间,测温枪已经测不出感知设备外表及地面温度的具体数值了,说明温度已经达到了-50℃以下!

而为了追求更低的测试环境温度,踏歌智行工程师团队把测试时间安排在了每天凌晨开始。

第一阶段的测试,主要是针对低温环境下,车载及路侧设备所搭载的传感器、线束、结构件的工作状态。过程中,踏歌智行工程师团队会模拟车辆在振动、结霜等低温情况下进行动、静态测试。

此刻,理工男最钟情的“热水”派上了用场。

尽管工程师们为设备的工作环境制造了各种难题,但所测试的设备均能在辅热系统的加持下10分钟之内快速升温10-15℃,确保设备恢复到更友好的工作环境。即使是在不开启辅热系统的情况下,系统和设备的工作状态也依旧稳定。

在针对感知系统性能的专项测试中,踏歌智行的工程师团队会在漠河的极寒环境下模拟矿山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障碍物、行人及工程车辆等要素进行感知识别测试。

据了解,环境感知能力是无人驾驶车辆与外部环境信息交互的关键,激光雷达在扫描低反射率目标物时,会因目标物表面材质、形态而影响激光雷达探测效果,导致漏检等问题。

测试中,测试车辆、设备及系统表现正常、稳定,在遇到障碍物、假人、工程车辆等物体时均能及时精准规划、决策,正常发挥出无人驾驶系统的技术性能。后续,针对感知系统的专项测试还将持续一周,以充分检测系统及设备的“抗冻”能力。

同样在漠河测试的国内知名乘用车企工程师看到踏歌智行工程师测试的方法和内容,纷纷表示:“这测试的内容和条件比我们还苛刻严格。”

近日,有媒体从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获悉,我国在青藏高原取得找矿重大突破,新发现铜矿资源量2000余万吨。青藏高原有望成为世界级铜资源基地。

随着新一轮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前沿科技的快速发展,原本蕴藏在高原极寒地区的富饶矿产资源将进一步被“激活”。

无人驾驶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将技术应用到那些人迹罕至、气候恶劣、环境艰苦的地区。高原极寒地区矿产资源的不断涌现,将加速以人工智能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升级发展。这对矿山无人驾驶企业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至今,踏歌智行已经在高原极寒矿区积累了多年的矿区无人驾驶运行经验,累计安全运行时长超800万小时。踏歌智行始终秉持着“求真、务实”的发展理念,年复一年,坚持在极寒地区进行设备及系统的深度测试,只为在将产品及项目交付给客户时,可以多一份底气和自信。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