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文章已经从数据角度,和大家一起探讨了长城电动装载机在北方冬季的续航表现,具体内容详见《深度分析电动装载机冬季续航(一)——电量都去哪了?通过之前的探讨,我们的结论是:当电动装载机冬季作业量较大时,其电池依靠自身发热,就能够抵御外界的低温环境,不会出现续航衰减的现象。
不过,随后就有小伙伴提出疑问了:要是我的电动装载机作业量并没有那么饱和,续航会不会出现衰减的情况呢?其实,这就涉及到电池热管理的作用了,今天我们继续通过案例来详细了解一下。
客户案例
地点:河北石家庄某商砼站
气温:1月份-12~7℃;7月份19~37℃
工况:砂石铲装上料
装备:长城重工GW58E/5.5t/282kWh
(1月/7月整车作业工时统计
受制于今年水泥行业的不景气及当地环保要求,石家庄某商砼站一台GW58E作业量较不稳定,今年1月和7月分别只有17天和18天在工作,且每天作业工时波动很大。通过进一步计算(计算方式与上篇文章一致),该车1月份平均纯工作续航5.99小时,7月份平均纯工作续航6.03小时,冬夏续航也没有出现明显差异。继续看一下这台车的电量分配情况:
(1月/7月电池能耗分配
通过以上数据能够发现,在1月份的时候,该车电池加热额外消耗了3%的电量,驾驶室空调则多消耗了1%的电量;而到了7月份,电池冷却则额外消耗了2的电量,散热风扇等低压电器的用电量更是多了将近5%。果然,与前篇案例不同的是,由于本案例作业量不稳定,使得车辆在低温环境下的停机时间长,进而导致电池冷却更彻底,所以在工作时就需要启用电池加热功能。1月份电池加热用电仅占全部能耗的3%,对整车续航基本没有太大影响
(1月/7月电池温度监控)
不仅如此,从上图还可以看出,电池温度在绝大多数时间里被有效控制在了10℃至 30℃之间由此可见,长城电池热管理技术很好地消除了电动装载机冬季续航衰减的隐患!
长城电池热管理的作用
长城重工电池热管理主要由电池加热、电池冷却和电池温度均衡三部分构成,分别由电加热膜和冷却机组实现。
电池加热
当传感器检测到电芯温度低于12-15℃时,系统会即刻启动加热程序。长城重工采用了电加热膜来对电池进行加热处理,这种材料犹如 “电热毯”,能将电能迅速地转化为热能,从而为电池提供温暖的环境。
(电池加热膜)
需要注意的是,一旦电池温度低于 0℃,充电速度也会受到明显影响。如强行充电,可能会对电池造成损害。因此,为了保证充电过程顺利开展,避免对电池性能产生不良影响,系统会先把电池加热到 0℃以上,之后才可以正常充电。
电池冷却
在炎热的夏天或者设备长时间运行后,电池温度会明显升高。当电池温度达到28-30℃时,冷却系统就会开始工作。长城重工电池冷却机组采用液冷系统,主要由水泵,压缩机,板式换热器,膨胀阀,冷凝风扇,冷凝器等部件构成。传统风冷实现不了电池精准温控,易存在温度波动大、外冷内热现象。而液冷则能快速均匀吸收热量,使电池保持适宜温度,避免性能下降、寿命缩短等问题。
(电池冷却机组)
电池温度均衡
电池包就像一列满载的地铁,在有限的空间里,满满当当地挤着几百个乘客(282kWh电池内含384颗电芯)。这些“乘客”由于电流分布和排列位置的不同,在发热和散热方面有很大差异。比如处于中心位置的电芯一般温度较高,而靠近冷却管路的电芯一般温度较低。
(电池包内电芯温度差异)
当传感器监测到电芯之间最大的温差达到 8℃时,系统便会下达温度均衡指令。此时,电池冷却机组压缩机和风扇暂时不工作,只启动水泵,让冷却液流经温度较高的电芯区域,通过热交换将多余的热量带走,然后再传递到温度较低的电芯区域。这样,只需要消耗较少的电量,即可实现电芯之间的温度均衡。
长城重工作为业内唯一具备动力电池自研自产能力的主机厂,我们对电池的构造、性能以及各类工况下的表现都有着深入透彻的理解。凭借着这份专业优势,我们精心打造的电池热管理技术,始终围绕着以最少的能源消耗助力电池达成最佳工作状态这一核心目标不断优化升级。也正因如此,我们有十足的信心与底气,能为每一位用户心爱的机械设备提供全方位、强有力的保障,确保它们在各种复杂环境下都能稳定、高效地运行,让您无后顾之忧,放心使用!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不想错过新鲜资讯?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