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行业 > 深度好文 | 今天你急躁了吗?

深度好文 | 今天你急躁了吗?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曾经说过,利息的一大来源是急躁。那么从2023年的利率走向看起来,国内贷款市场冷静得可怕。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公开数据

#1

2023年的利息其实并不便宜

众所周知,2023年银行不断降息,但是贷款的人好像并不多。为什么当银行的钱越来越便宜的时候,人们反而不愿意贷款了呢?从算术上看,好像并不合理。但直觉告诉我们,在去年降息的环境里,加大杠杆好像不太对劲。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直觉?

因为,预期的回报率低于贷款的真实利率,而贷款的真实利率并非你看到的合同利率/名义利率,还需要考虑通胀/通缩的程度,这里有个公式:真实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

假设,目前各行业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考虑到高回报行业逐一被整顿,且房地产和股市相当低迷),那么即使人们的贷款利率为3%,但在结合-2.7%的PPI和-0.3%的CPI后,贷款的真实利率可能来到5%左右,是不是远高于预期的投资回报率?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

再以我们的高空作业车行业为例,假设小微企业从融资租赁公司的平均贷款利率为6.5%,类推真实贷款利率可能接近7%-9%左右。试问,有多少小微租赁商认为自己的公司在2023年的投资回报率实打实地高于了这个数字。

如果利润还不够还利息的,人们又怎么可能去贷款呢。

看来,直觉都是挺准的。

#2

利息成本的影响相当有限,

重点是拉高投资回报率

那么,还买不买车,还贷不贷款?如果要,又该怎么做?

这里我们希望分清楚能改变什么、不能改变什么。显然,我们改变不了经济周期。

但是,我们能改变的是投资策略和运营理念。精细化运营,这个词相信大家已经都不陌生了。高利润时代不复存在,我们必须通过自律的运营方式将租赁业务的回报率拉到高于我们真实贷款利率的水平线上。“认清现实、埋头苦干”。

实际上,我们发现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租赁商不在少数。也就是说,高空作业车行业作为竞争高度集中的行业,其回报率依然可以跑赢大多数细分领域。这也是为什么到目前为止,依然有新的资金方、租赁商、甚至主机厂陆续入行进行投资的原因。这个现象回答了第一问题:要买车、要贷款。(已确认找到更佳跑道且拥有更为丰厚资源的情况除外。)那么,接下来是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精细化运营,老生常谈的依旧是总持有成本(TCO, total cost of ownership)。相关要素为:设备原值、维护成本、融资成本和残值。

如果我们把设备的第一个生命周期定义为七年,那么第一个生命周期的总持有成本等于设备原值加上七年内的维护成本,加上三到五年内的融资成本,减去七年后的设备残值。由此不难看出,融资成本对总持有成本的影响,很大程度上被维护成本和残值所左右。

而时间越长,这种影响越明显。这个总持有成本构成了投资回报率的分母,而分子显然是我们的实际营业收入(结合出租率和回款率)。从这个角度看,精细化运营就大有可为了:痛点是应收账款管理(增加收入)和设备品牌的选择(降低成本)-- 设备原值、维护成本和残值的动态平衡。

而真实的融资成本,受到上文所述的大环境影响(宏观)和企业个体资质的影响(微观),与精细化运营的短期关系并不大。当然,把企业做得越来越健康,也会使得未来融资成本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3

“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如若得兼,一定有更深层的对价。

这时候你可能会质疑:厂家提供全额担保就可以帮我降低融资成本,用厂家的信用不就可以了吗?诚然,眼下的融资成本可能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而且似乎设备原值也是低的,据说维护成本“还可以”,未来残值也“终究不是问题”……

所以,真的有这么完美的对策吗? 能够几乎解决投资回报中的全部问题?

先扯开话题,来看一则关于欧盟电池法案的新闻:

2023年7月10日,欧盟通过了《新电池法》的相关协议,旨在规范在欧盟销售的所有类型电池的全生命周期。总体来看,法案规定了电池回收要求,包括废旧电池收集目标和义务、电池原材料回收目标,并进一步规范了电池生产者的责任。《新电池法》的重点内容包括:在废旧电池回收方面,法规为电池生产商设定了收集废弃便携式电池的目标(到2027年底为63%,到2030年底为73%),并为轻型运输工具的废电池设定了专门的收集目标(到2028年底为51%,到2031年底为61%)。到2025年底,镍镉电池的回收效率目标为80%,其他废旧电池的回收效率目标为50%。

「说人话:在如火如荼的、大干一场的电动车领域,谁想要欧盟眼前的市场,欧盟就要谁负责“善后”。至于电池生产国是否有能力在若干年后处理废旧电池、如何处理、会有怎样的后果……那是你的事,与我无关。

也就是说,当下看起来“完美”的解决方案并不完美,只是把痛点递延到了不远的将来。

同样的道理投射到我们所处的行业,商界从不存在所谓完美的解决方案,如果说在投资回报率的公式中也存在“不可能三角”,那么这个三角应该是:不可能存在一种产品既能使得投资者兼顾短期和长期的收益,又能保障产品始终安全有效地使用,还能使投资者不产生非正常的对价。

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当下的痛点也被掩盖起来了,只是人们习惯侥幸--若干年后付出对价的可以不是自己。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相信做大从来不是目标,“大”和“强”之间也本就不存在直接的关联。而企业的决策自由和个人的幸福感受才是我们当初选择投资实业应有的意义。

毕竟,作为中小企业,我们不可能像欧盟一样要求我们的合作伙伴吧。

下一期我们来讲讲,市场上那么多钱,电话都被打爆了。哪些钱可以借,哪些钱千万不能碰。

探索更多

点击阅读原文,探索



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立即与铁甲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再次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