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甲工程机械网> 工程机械资讯> 企业 > 唐菊兴呼吁——建立川藏铁路地质工作前置机制刻不容缓

唐菊兴呼吁——建立川藏铁路地质工作前置机制刻不容缓

语音播报
点击播放

10月10日,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规划建设川藏铁路,对国家长治久安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定把这件大事办成办好。

如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建设好川藏铁路?日前,首批中国地质调查局李四光学者、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区域成矿规律研究室主任唐菊兴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应尽快建立两大前置机制,即在川藏铁路的规划建设前,建立地质工作前置机制;在建设中,建立大揭露面地质工作编录机制。
唐菊兴告诉记者,这样的建议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我国在重大工程建设中已有过经验教训。如西南某省一高速公路建设时,揭露了一段100多米长的铀矿体,不得不投入上千万元实施混凝土封固。又如某省建设的一高速公路从已探明38吨黄金的矿区上穿过,压覆的黄金价值超过95亿元。
另一方面,川藏铁路出成都平原后即进入川西高原和青藏高原,主要穿越横断山脉,沿途地质构造及其复杂,地质灾害频发,既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地球变迁与环境间的关系等重大科学问题的重要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聚集区。
唐菊兴介绍说,川藏铁路经过的康定、松潘地区是新能源矿产地,甲基卡锂稀有金属基地锂资源量达到世界级规模;藏东玉龙铜矿带铜资源量超1000万吨,金资源量超200吨,钼资源量超50万吨;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和终点站拉萨市,铜资源量超3000万吨,金资源量超300吨,银资源量超2万吨,钼资源量超150万吨,铬铁矿1000万吨,找矿潜力巨大。目前,中央第五次援藏工作会议确定的藏东有色金属开发基地和藏中有色金属开发基地正在建设中,这2个基地潜在铜资源量将超6000万吨。
“川藏铁路既要避开探明矿产地,也要避让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区,更要考虑用铁路线将这些供应基地串起来的问题。”唐菊兴说。
基于这两点认识,唐菊兴建议,规划建设川藏铁路需要建立地质工作前置机制:一是压覆矿产审批手续前置。《矿产资源法》规定:在建设铁路、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质矿产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工程所在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和开采情况。非经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不得压覆重要矿床。据此,川藏铁路在规划建设中应避开已探明的重要矿产地,尽可能避开矿产资源潜力区。
二是综合地质调查前置。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开工前要进行高精度工程勘察,但工程勘察单位一般只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地理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并不开展矿产资源品种、分布、规模、经济可采性等调查与分析。川藏铁路所经区域虽矿产资源丰富,但高精度矿产资源调查覆盖面极低,1∶5万矿产资源概略调查完成不到1/3,工程建设无意中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的情况不可避免。特别是交通线路在经过重点成矿区带时,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出现的机率更高。因此,应及时将川藏铁路的工程勘察调整为综合地质调查,以避开重要矿产资源潜力区。“具体说,就是要全面开展铁路沿线的中大比例尺的矿产地质调查,全面开展川藏铁路沿线潜在地质灾害点的调查,为川藏铁路保驾护航。”唐菊兴说。
三是开展隧道、切削面等大揭露面的地质编录。从成都平原到拉萨,川藏铁路要从海拔500米左右上升到3680米,沿途还要穿过多座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山,不仅要开展大量山体切削工程,还要开凿大量的隧道。无论哪种工程,都会形成大面积的地质体揭露面,这些揭露是了解青藏高原隆升与地灾、成矿关系的钥匙,为川藏铁路建成后的地灾防治和环境保护、矿产资源绿色合理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若不及时进行地质编录,一旦工程结束揭露面被加固封闭,科技人员也失去了研究青藏高原的绝佳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援引自厂商或其他媒体,与铁甲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我要评论
表情
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微信